糖、澱粉吃太多易傷心

 

台灣新生報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吃太多糖、澱粉類食物,很容易傷害心臟,造成心臟衰竭。

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研究團隊進行動物實驗、人體組織實驗發現,葡萄糖代謝產物「6-磷酸葡萄糖」會對心臟造成壓力,使心臟肌肉蛋白質出現變化,心臟收縮、心臟打血功能就會大受影響,進而出現心臟衰竭。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當食用過多糖份、澱粉類食物,就會造成6-磷酸葡萄糖堆積,增加心臟負擔。

台灣每年大約有兩百萬人罹患心臟病,當中約四十萬人有心臟衰竭問題。在美國,每天有五百萬人死於心臟衰竭。患者確診罹患心臟衰竭後,一年存活率大約只有百分之五十,意思是說,每一百名確診患者當中,約有五十人在確診一年內死亡。美國每年出現五十五萬名心臟衰竭新增病例。

研究作者心臟科教授漢里奇‧泰格梅爾表示,治療心臟衰竭非常棘手,醫師多半使用利尿劑,以控制體液,醫師也會使用β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nhibitors)等幫助減輕心臟負荷,讓心臟收縮、打血更有效率。不過過去二十年來都是這樣做,一直沒有新方法、新藥可治療心臟衰竭,因此到了今天,治療心臟衰竭成果還是不甚理想。

泰格梅爾教授指出,患者罹患高血壓或其他疾病,很容易對心臟造成負擔,如果又食用過多葡萄糖,對心臟來說,無異雪上加霜,心臟功能可能變得更差。

另外,小型動物實驗顯示,免疫抑制劑「雷帕埋辛」(Rapamycin)、糖尿病用藥雙胍類降血糖藥物可針對6-磷酸葡萄糖作用,未來或可用來治療心臟衰竭。

 

魚吃多、吃少 易致心律不整

台灣新生報

很多人認為,魚是很健康的食物。不過丹麥最新研究發現,吃太多魚、吃太少魚都會增加心房顫動風險,一旦出現心房顫動,很容易就會產生心律不整症狀。研究指出,一星期吃兩次富含油脂魚類,罹患心房顫動的機率最低。

許多富含油脂的魚類含有「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丹麥奧爾堡大學醫院的托瑪斯‧里克斯醫師研究發現,飲食中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攝取量與心房顫動發生風險似乎呈「U」字型,不管攝取太多還是太少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都比較容易罹患心房顫動,適量攝取的人罹病機率最低。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歐洲心律協會年會。

研究數據顯示,適度攝取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人罹患心房顫動風險減少約百分之十三。研究人員認為,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抗發炎,還能減少缺血性心臟病發生率,或許是這些因素而產生預防心律不整功效。

年齡越大,越容易罹患心房顫動。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當中,心房顫動盛行率超過百分之五。八十歲以上族群幾乎是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有心房顫動。在歐洲,則有六百多萬人患有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最常見症狀為心律不整,由於心臟收縮出現問題,血液容易滯留,有時無法順利從心臟流到全身,因此很容易就會形成血栓。有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比一般人多出五倍之多。

里克斯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患者往往身體不是很好,死亡率也較高,醫療支出更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果可以透過改變飲食預防心房顫動,對大眾健康應該很有好處。

《食物污染》膨鬆劑若含鋁損害腦組織和智力
【記者鄭綿綿】 2013/01/01
 

一般膨鬆劑經常被添加用於製作麵包、糕點等使用,可幫助產品蓬鬆軟化。但是若是添加含有「鋁」的膨鬆劑,食用過量,對於人體健康有不良的影響。

污染途徑:

「膨鬆劑」:膨鬆劑經常在烘焙食品中使用,在麵團中加入膨鬆劑,可幫助麵包達到蓬鬆軟化的作用。原理是經過烘烤後,藉由生物活性劑機制,產生二氧化碳,讓食物組織鬆軟,將氣體充入麵團中。還有,必須瞬間高溫油炸的甜甜圈,也會用膨鬆劑幫助膨脹,增進口感。

正常的膨鬆劑為合法添加劑,對於健康沒有疑慮。但是,若膨鬆劑為添加含有「鋁」的成分,對於人體健康有所影響。有業者用含鋁膨鬆劑,製作做油條、甜甜圈等,幫助膨脹效果較佳,外觀賣相也好,膨脹時間也能縮短許多。

症狀影響:

含有「鋁」成分的膨鬆劑,長久攝取過量鋁,尤其對於發育中的孩童影響相當大。當體內攝取殘留鋁含量過高,可能會對腦部組織和智力的損害,出現神經系統特有的神經纖維病變,引起精神與神經功能混亂,導致記憶力減退與智力退化。此外,鋁攝取過多會降低飲食中磷的吸收,造成骨骼含鈣量減少。

案例:

2012年4月消基會曾抽檢市售甜甜圈、油條、饅頭等共24件產品,結果16件含鋁。但目前國內食品標準,還未對鋁含量有相關規範。

專家看法: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攝食過量的鋁,對於腦神經有所傷害;可能傷害神經系統,造成智力退化。像是誘發腦部退化性問題、老人失智等問題。還有,也可能引發貧血、骨病變問題,如軟骨症。

林醫師表示,含有「鋁」的膨鬆劑,可能被使用在油條中,讓油條能夠更加酥、脆,口感更好。不過,目前國內食品標準規範,還未對鋁含量有相關規範。連大陸都已有相關規定,直接規範食物鋁殘留量,不能超過100ppm。建議國內衛生單位儘速訂定相關規定。

注意事項:

醫師指出,依照依歐盟所訂的含鋁標準,以30公斤孩童一周鋁攝取量上限為30毫克來計算,若油條含500ppm,吃兩根就超量了。最好搭配多喝水,讓鋁能儘快代謝出來。
 

糖、澱粉吃太多易傷心

台灣新生報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吃太多糖、澱粉類食物,很容易傷害心臟,造成心臟衰竭。

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研究團隊進行動物實驗、人體組織實驗發現,葡萄糖代謝產物「6-磷酸葡萄糖」會對心臟造成壓力,使心臟肌肉蛋白質出現變化,心臟收縮、心臟打血功能就會大受影響,進而出現心臟衰竭。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當食用過多糖份、澱粉類食物,就會造成6-磷酸葡萄糖堆積,增加心臟負擔。

台灣每年大約有兩百萬人罹患心臟病,當中約四十萬人有心臟衰竭問題。在美國,每天有五百萬人死於心臟衰竭。患者確診罹患心臟衰竭後,一年存活率大約只有百分之五十,意思是說,每一百名確診患者當中,約有五十人在確診一年內死亡。美國每年出現五十五萬名心臟衰竭新增病例。

研究作者心臟科教授漢里奇‧泰格梅爾表示,治療心臟衰竭非常棘手,醫師多半使用利尿劑,以控制體液,醫師也會使用β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nhibitors)等幫助減輕心臟負荷,讓心臟收縮、打血更有效率。不過過去二十年來都是這樣做,一直沒有新方法、新藥可治療心臟衰竭,因此到了今天,治療心臟衰竭成果還是不甚理想。

泰格梅爾教授指出,患者罹患高血壓或其他疾病,很容易對心臟造成負擔,如果又食用過多葡萄糖,對心臟來說,無異雪上加霜,心臟功能可能變得更差。

另外,小型動物實驗顯示,免疫抑制劑「雷帕埋辛」(Rapamycin)、糖尿病用藥雙胍類降血糖藥物可針對6-磷酸葡萄糖作用,未來或可用來治療心臟衰竭。

 

 

 

多吃可可 能抗發炎與糖尿病

台灣醒報
多吃可可 能抗發炎與糖尿病
放大照片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可可好處多,多吃可以預防發炎,避免罹患糖尿病。美國最新動物實驗指出,肥胖的老鼠多吃可可,能有效降低胰島素與三酸甘油脂,減少發炎以及出現糖尿病的風險;稍早西班牙的研究也指出,可可裡的成分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利用動物實驗後發現,可可(cocoa)能讓肥胖老鼠減少發炎機會,在實驗10周期間內,一隻老鼠共攝取約10匙可可粉,約5杯熱可可,被餵食可可的老鼠,血漿胰島素(plasma insulin)降低了27%,肝臟三酸甘油脂降低了32%,而且體重增加的速度也趨緩;三酸甘油脂升高是脂肪肝的指標之一,而且容易產生發炎與糖尿病。

研究者藍伯特表示,「實驗後的效果極明顯,令我感到訝異,雖然對體重減少沒有顯著的助益,但對抗發炎與脂肪肝則具有相當效果。」

研究者認為,因為肥胖引起的發炎,容易形成第二型糖尿病或脂肪肝。人體多餘的脂肪會誘發發炎,而可可裡的成分卻可以避免免疫細胞偵測「預警」的功能被啟動;另一個解釋是,脂肪會阻止人體自然防止「內毒素」(endotoxin )進入人體的機制,也就是「腸道屏障」(Gut barrier),但可可成分卻具有可以提升這項功能的能力。

不過,一般可可粉常與巧克力多脂肪聯想,但可可粉不僅低脂肪,糖量也低,並且富含多酚(Polyphenol),因此,不可以攝取巧克力食品作為替代。哈佛大學營養及流行病學專家艾力克丁表示,「如果要從巧克力食物中攝取到一天足夠的類黃酮,必須要吃掉33條牛奶巧克力或8條黑巧克力才行,這樣反而會額外攝取更多的熱量與脂肪,因而形成副作用。」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發表在《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期刊報告也指出,可可含有兒茶素與原花青素等類黃酮(flavonoids),因此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期刊。

圖說:美國大學以老鼠實驗後發現,可可可以避免人體發炎,降低糖尿病風險。(photo by olgucz in Flickr)

 

含糖飲、甜點 傷肝

 

台灣新生報

 

 

許多含糖飲料、甜點都含有高濃度果糖,事實上,果糖對肝臟傷害很大。美國最新動物實驗發現,吃果糖後,就算體重沒有增加,肝臟也可能馬上受到損害。

過去不少研究發現,常食用果糖容易造成肥胖、脂肪肝等問題。不過有人認為,這不只是果糖的問題,飲食攝取過多熱量也是主因。美國威克森林浸信會醫學中心近日發表研究指出,經過六星期實驗發現,猴子吃高果糖食物後,肝臟受損比率比其他控制組動物增加一倍以上。研究成果已於本周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研究計畫主持人病理學助理教授凱莉‧卡瓦娜表示,這一切都是卡路里的錯?是熱量造成這些傷害?根據研究結果,並非如此!

研究團隊過去曾針對猴子做研究,當時他們把猴子分成兩組,兩組猴子都是吃低脂食物,不過其中一組猴子可以任意添加果糖,另一組猴子則採用低脂、低果糖飲食,持續七年,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吃很多果糖的猴子體重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出現糖尿病的比率是其他猴子的三倍,且較容易出現脂肪肝。

這次研究是以十隻中年、正常體重的猴子做實驗,這些猴子以前都沒有吃過果糖。研究人員將這些猴子也分成兩組,兩組猴子飲食都有經過熱量控制,其中一組飲食中百分之二十四熱量來自果糖,另一組則只有百分之零點五,持續六星期。猴子六星期生理變化相當於人類三個月。結果發現,飲食攝取較多果糖的猴子肝臟很快就受到損害,腸道細菌菌落沒有改變,不過有些腸道細菌跑到肝臟,導致肝臟受損,腸道細菌跑出數量達三成之多。

研究人員認為,高糖分可能讓細菌更容易離開腸道,進入血液循環,進而傷害肝臟組織。

 

巧克力減輕發炎反應

台灣新生報

研究作者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食品系副教授約書亞‧藍伯特表示,透過動物實驗發現,兩組老鼠同樣食用高脂肪飲食,其中搭配食用巧克力的老鼠雖然也會肥胖,但身體較不會因肥胖出現發炎反應。研究持續十星期,這段時間老鼠吃巧克力的份量相當於人類食用十湯匙巧克力粉,如果沖泡成熱巧克力,大約是四、五杯熱巧克力。

藍伯特指出,研究顯示,巧克力對體重增減影響不大,比較讓人驚訝的地方在於,巧克力竟然可以大幅減少體內發炎反應,並幫助減輕脂肪肝病情。研究人員表示,食用高脂食物的老鼠吃巧克力後,身體一些發炎指數、糖尿病指數都比沒有吃巧克力的老鼠來得低。

為什麼巧克力可以抑制發炎反應?藍伯特對此表示,有兩個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第一,身體多餘脂肪會釋出求救訊號,導致免疫系統活化,進而引起發炎反應,巧克力也許可以抑制這些求助訊號,減輕體內發炎反應。

第二,過多脂肪會干擾腸道屏障功能,使細菌毒素更容易進入血流,誘發免疫反應,巧克力或許也會促進腸道屏障功能,使細菌毒素不致四處流竄。

 

《不可不知》避免味精調味 保健康

 

◎記者 陳敬哲 2013/06/04
 

 


現今社會,食物種類越來越多元,吃不再只是把肚子填飽,而是味覺的享受,不但分量要足夠,味道更是民眾選擇餐廳的關鍵,如果味道不能滿足民眾,店家的生意將會受到影響,但又沒有太多的時間慢慢調製,添加人工調味料,變成店家的選擇之一,雖然味道好能夠留下客人,但客人健康卻因此消逝。

※味精是化學物質會傷害身體

不夠鹹可能是現代民眾最常抱怨食物的一句話,沒有想到吃太多鹽分,對身體可能產生危害,其次就是抱怨味道不夠豐富,店家可能因此使用味精調味,早期的味精廣告號稱,能夠將白水變成雞湯,但這項調味料完全不是天然食物製成,而是使用了化學藥品,長期大量的食用,可能造成身體的傷害。

根據國外的報導,味精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引起身體的發炎反應,如果身體已有發炎反應、類風濕性關節炎、或過敏,購買味精時一定要看好外包裝說明,控制使用量,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不過最好少用人工調味料,許多天然蔬果,都能夠幫助食物更好吃,不需要使用味精來增加味道。

※國內專家意見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任醫師江柏欣表示,許多化學的食物調味劑,可能會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例如新聞中常聽到的阿斯巴甜,增加食物會甜味,熱量卻非常少,受到許多人歡迎,但是紅斑性狼瘡的患者,可能因此加重病情;另一方面,國人可能經常使用味精來調味,身體健康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江柏欣補充,國外曾有一項醫學研究,有次突然發現白種人到中國餐館用餐,回家之後常出現口乾、心跳加快、或疲憊等現象,原本一直無法確認原因,但最後發現,中國餐廳會放大量的味精調味,沒有吃習慣味精的白人,因此身體感覺到不舒服,華人因為平常吃太多,所以沒有異常症狀。

江柏欣強調,可以利用天然蔬果,來增加食物的風味,吃原味的食物就好,不要使用過多的調味料烹調食物,醃製過的食物也不要吃,因為高鹽、高鈉飲食會讓身體引起高血壓等疾病,讓身體有受傷的機會。

吃葡萄糖胺 傷眼

台灣新生報

共有七十六名年長者參與研究計畫,平均年齡為七十六歲,其中十一人在服用葡萄糖胺補充劑前、中、後接受眼壓測量,另外六人則是在服用葡萄糖胺補充劑過程、服用葡萄糖胺後測量眼壓。

結果顯示,所有服用葡萄糖胺補充劑的人眼壓都比較高,不過當停用葡萄糖胺補充劑後,眼壓又會恢復正常。

美國新英格蘭大學骨科醫學院的里昂‧馬爾菲為研究計畫主持人,他表示,研究顯示,葡萄糖胺補充劑雖然會造成眼壓上升,比較讓人慶幸的是,這些變化都是可逆的,只要停用葡萄糖胺補充劑,眼壓就會回復。但如果長時間使用葡萄糖胺補充劑,可能會對眼輕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有在服用葡萄糖胺補充劑的人最好定期監控眼壓變化,以免眼睛受到損害。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還不知道葡萄糖胺補充劑為什麼會影響眼壓,有可能是因為葡萄糖胺前趨分子「葡萄胺聚糖」讓眼壓上升。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眼科期刊」。

紅肉與加工肉品過量增心血管疾病、罹癌風險
◎記者 陳敬哲 2013/05/16

資料來源:養生文化報

 

肉類似乎有種特別的魔力,很多人的一餐中可以沒有蔬菜,但是一定要有肉,台灣外賣便當中,其實有很不健康的組合,一定要有炸雞腿、炸排骨等肉類,但是蔬菜卻非常少,往往都少於衛生署的建議量,許多醫學報導指出,食用太多的肉類,會讓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還可能增加多項癌症罹患機率。

◆過量食用不良引響: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紅肉中含有人體不會生產的Neu5Gc,身體會逐漸產生抵抗這項分子的抗體,引起身體慢性發炎反應,若長期發炎反應沒有改善,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增加外,罹患癌症的機率也會提升,喜歡吃加工肉品,與癌症的連結就更大,尤其是大腸癌。

常見的紅肉中,不論是牛肉、豬肉或羊肉,都可製作為加工肉品,如火腿、香腸與臘腸,加工肉品的製作方式大多為煙燻、煙蠟、鹽漬和化學防腐,長期大量食用對身體健康會造成影響,醫學專家都建議多食用新鮮肉品實為上策;一餐之中除豆魚肉蛋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外,應該多攝取青菜,使一餐的營養更為均衡。

◆專家意見:

新光醫院營養師夏子雯表示,加工肉品製作過程中,會額外添加許多的食品添加物,攝取過多會使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罹患風險提升,建議民眾仍需均衡攝取六大食物(全榖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類、低脂奶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購買紅肉時選擇油花較少的部位,烹調時記得將皮與多餘油脂去除,喝湯時將浮在上層的油撈掉再喝,運用這些小技巧就能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降低心血管發生的機率。

多攝取蔬菜水果有助於人體的抗氧化作用,但目前國人外食人口越來越多,蔬菜水果的攝取量明顯不足,早餐的選擇類型少,除非選擇蔬菜蛋餅或蔬菜蛋吐司,否則不太會吃到蔬菜,而午、晚餐購買便當時,蔬菜份量大多不足,一小格青菜量約不到0.5份,故建議選擇菜色時,要有三樣都是蔬菜類,以達衛生署建議量:一天3份蔬菜,另建議可把水果當作點心來食用,營養更為均衡。

喝酒暖身? 過量反失溫

 

台灣新生報

 

 

民眾常以為喝酒能暖和身體,但醫師提醒,天冷時飲酒過量,又不留意保暖,反而易失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腎臟科醫師劉文勝與醫療團隊日前收治一名酒醉昏厥的民眾,當晚病患的體溫只有攝氏21度,到極低體溫危及生命程度,也出現嚴重心律不整。

醫師指出,輕度低體溫是指攝氏32-35度之間,重度低體溫的標準是攝氏28度以下,病患只有21度,死亡風險大。

醫師在急診立刻予以溫暖的點滴輸注治療、溫毯、烤燈照光,和鼻胃管及導尿管以溫熱的生理食鹽水灌洗,並且轉入加護中心,病患的體溫才逐漸回復。而失溫患者的回溫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則心律不整狀況更嚴重,每小時上升1度較安全。

該病患陸續出現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肺炎及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積極治療後,病患心臟的心律不整逐漸消失,1周後逐漸恢復意識,再經過四周後才從嚴重感染中恢復,住院5周後出院。

劉文勝醫師解釋,喝酒會使血管擴張,將身體內部較溫熱的血流導引至身體周邊,加速血液循環,因而會覺得身體發熱。但因血管擴張,所以身體中心(如心臟、頭腦等重要部位)有更多熱量散失到周遭的四肢和體表,反而使身體中心的溫度降低。

醫師表示,失溫病患往往合併多種慢性疾病,例如糖尿患者的低血糖、低甲狀腺或低腎上腺皮質素功能患者。酒精成癮患者在低體溫時亦合併多種併發症,其中又以感染為最主要。

醫師解釋,飲酒後失溫的情況仍與外在溫度及飲酒量有關,一旦天冷又喝醉而未保暖,失溫風險大增。

 

無效健康食物 別再亂吃

 
 
 
 
台灣新生報
 
 
 
 

一些我們認為有益的健康食品,像是能降膽固醇的人造奶油、顧眼睛的胡蘿蔔與有助緩解關節炎疼痛的鱈魚肝油,事實上都無法發揮效用。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列出醫師認為無效的健康食品:

●降膽固醇的人造奶油

英國國家肥胖論壇(National Obesity Forum)心臟科醫師馬洛特拉(Aseem Malhotra)說,我不會碰Benecol,或任何說能降低膽固醇的人造奶油產品,我也建議病人遠離這些食品。

他說,第一,這些東西很貴;第二,這些產品是人工的,真的對你沒有什麼好處;第三,我不認為有任何顯著健康益處。

這些食品對膽固醇產生效果非常少,但重要的是,在降低心臟病發風險上,未證明有任何臨床益處。

有越來越多有力數據顯示,天然乳製品的飽和脂肪在降低心臟病發風險上甚至可能有益處。這些飽和脂肪被認為有益,是因為含有重要的維他命,像是維他命A與D,還有像鈣與磷等重要營養素,研究指出,這些營養素可降低心臟疾病與中風風險。

●胡蘿蔔

英國視光師學院(College of Optometrists)成員阿瑟夫(Shamina Asif)說:「每個人都認為胡蘿蔔有助眼睛健康,但事實上,胡蘿蔔並不比其他蔬菜對我們的眼睛更有利。」

這個迷思來自二次世界大戰。普遍認為是當時英國政府對於戰時胡蘿蔔生產過剩,所採行的因應措施,宣稱英國皇家空軍(RAF)優異的夜間飛行與目標命中率高,都是因為吃了胡蘿蔔素含量高的胡蘿蔔。

事實上,為了眼睛,人們應該吃像波菜與芥藍等葉菜類蔬菜。這些蔬菜含有黃體素與玉米黃素,有助預防老年黃斑病變。

●鱈魚肝油

英國慈善機構「關節炎照護」(Arthritis Care)家醫科顧問哈塞勒(Christine Haseler)說,許多有骨關節炎的人依賴鱈魚肝油。不過,沒有確切證據指出,鱈魚肝油對你有任何益處。

我們的建議是,著重在我們知道有效的地方─運動。研究顯示,事實上,在降低疼痛與改善行動上,這是最有效的非藥物療法。這也是事先預防骨關節炎的好方法。所以,丟掉鱈魚肝油,起身運動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hyperther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