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紺常會引起嘴唇、指甲發紫等症狀。新北市中醫師公會臨床醫學講師林奕良表示,引起紫紺的因素有很多種,出現嘴唇、指甲均泛紫色時,往往是危急重症如急性心衰、急性呼吸窘迫症等,治療前必須辨明是心源性、肺源性、周圍循環缺血性、周圍循環瘀血性或是其他因素,才能進行針對性治療。
中醫師林奕良指出,現代醫學認為,人體組織活動所需的氧氣都必須依賴紅血球中的血紅素來攜帶,當血紅素攜氧不足時,在唇、舌、口唇黏膜、耳垂、鼻尖、面頰、指(趾)末端等皮膚較薄、色素較少的部位,以及微血管豐富的部位就會出現青紫色,醫學上稱為「紫紺」。
林醫師指出,其實民眾較應留意的是「手足紫紺症」,這是常見的、慢性的疾病,屬於一種末梢血管痙攣的狀態,患者常表現出手指或指掌呈持續性的發冷或發紫,且呈對稱性,症狀通常在寒冷環境中較顯著,患處可伴有疼痛,周圍動脈搏動可正常或是稍減弱。
這種病症的發病年齡多在二十至五十歲,通常以青年女性較多見,但病因還不是很明確,目前多認為跟內分泌、交感神經失調、患肢小血管缺陷有關,屬傳統中醫的「痹症」等範疇,中醫認為,這是由於人體氣血失調、營衛不和、寒滯經絡、氣滯血瘀、陽氣不能外達四末,以致於誘發病症,治療需內外兼治。
內服藥物可使用黃耆、當歸、細辛、桂枝、白芍、大棗、生薑、桃仁、紅花、地龍等中藥材,以通陽氣、和營衛、活血通絡為主要治則;外洗藥物可選用川烏、草烏、蘇木、紅花、伸筋草、透骨草、細辛、花椒等中藥材,然後把這些中藥材水煎後薰洗、浸泡患處,如此即可起到活絡患處及改善局部微循環等作用。
此外,給予患肢適度的揉按、推拿也是很重要的做法,推拿手法可配合穴位來促使皮膚升溫、擴張血管,以及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上肢適合用曲池、手三裡、外關、內關、合谷等穴位;下肢適合用環跳、陽陵泉、承山、三陰交、足三裡等穴位。不過,上肢可加強「八邪穴」,而下肢可加強「八風穴」,這樣將可望大幅改善掌骨和蹠骨區域的疼痛。
人體的嘴唇和手指能夠初步判斷心血管是否健康;每個人嘴唇顏色都不一樣,但有部分民眾呈現紫色,而不是印象中的紅色,或民眾的手腳指甲長期顯露紫色,可能身體有天生的心臟疾病或免疫性疾病,必須規律的生活與運動,定期就醫檢查,保持身體的健康。
新光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表示,嘴唇或指甲長期呈紫色的原因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風濕免疫類疾病,手指一處碰冰水,指尖就會變成紫色,但一陣子就會恢復,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先天性心臟病,造成血液流量不足,讓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氧氣無法有效送到身體末端,讓指甲與嘴唇長期呈紫色。
趙書平接著說,有些瘦小的女性,血管本來就比較細,血流量較一般人低,所以天氣一冷,血管因此收縮,讓血流量更小,無法提供器官所需的氧氣量,手指與嘴唇會馬上變紫,保持身體溫暖就是必要的功課,血管過渡收縮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所以同時平時的保養也不可或缺。
趙書平強調,只要規律運動就能夠改善血流與血氧不足問題,有氧運動能夠增加心肺的功能,讓心臟每次跳動打出的血流增加,肺部吸收氧氣功能也提升,讓血液與血氧能夠充足抵達四肢末梢,但嘴唇與手指還是呈現紫色,就可能需要定期就醫,讓醫生評估身體健康。
藥師趙瑩表示,嘴唇、指甲發紫是換氣不足的表現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惡化時,可能導致急嘴唇、指甲發紫。當性惡化風險高時,建議併用長效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及吸入型類固醇兩者,或單用長效抗膽鹼藥物。若無法取得吸入型類固醇時,可用茶鹼取代。症狀嚴重且急性惡化風險高,建議用藥與上述相同,或考慮同時併用長效抗膽鹼藥物、長效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及吸入型類固醇三者。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不可逆、漸進性惡化肺部疾病,起因於小呼吸道疾病如阻塞性細支氣管炎和肺實質破壞的肺氣腫。病人呼吸道會出現狹窄、多黏液。肺實質損傷使肺泡失去彈性,導致換氣不足。
必要時必須藉氧氣治療在於提升血氧飽和度92%。而呼吸器支持是在必要時,病人須送往加護病房或特殊呼吸照護病房進行呼吸器支持治療。
這類會逐漸惡化的呼吸道疾病,隨著人口老化日益常見,與生理老化相關慢性疾病受重視,據研究,該疾病在歐美耗費數億美元支出,急性惡化住院佔了絕大部分,在台灣本土研究也發現類似情況;在世界各國,已消耗龐大醫療資源,其中急性惡化者更是沉重負擔。
囤積體脂肪 中年血管易硬化
前陣子有份國外研究報告指出,有小腹、身體脂肪較多的女性較不容易骨折。國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仲鼎對此表示,脂肪可幫助合成荷爾蒙,而這些荷爾蒙可幫助鈣質運用,進一步讓骨骼更加強健,且全身脂肪像防護墊,也可以對骨骼產生保護作用,但這指的是全身性脂肪,和小腹大小應該沒有關係。
年輕人、中年人骨折多半為意外、運動傷害,年長者則以骨質疏鬆、跌倒占多數。年長者骨折最常發生於屁股、腰椎、手腕、肩膀、髖關節等部位。有些人是在家中滑倒而出現骨折。
跌倒時,要如何減少衝擊力量,讓傷害降到最低?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骨質疏鬆症與骨頭相關疾病資源中心資訊,當一個人直直倒下或向旁邊傾斜跌倒時,較容易出現髖關節骨折,如果來得及,盡量往前倒,或以臀部肉多的地方著地,這樣骨折機率會比較低。必要時,可以用手支撐,或趕快扶住、抓住周邊器物。走路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尤其走在路面較堅硬的地方,更要慎防跌倒。
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是防跌重點。要增加骨質密度,就要多攝取含鈣食物與維生素D,讓骨頭更加強健。平常也要規律進行負重訓練、抗阻力訓練,以增強肌肉力量。
當出現骨折,患者往往會感覺非常疼痛,並出現局部腫脹、局部活動力變差等症狀,有些人以為自己只是閃到,雖然感覺疼痛,但不知道自己已經骨折,也有患者去找坊間推拿師、整脊師喬一喬,骨頭原本沒有移位情況,結果反出現移位骨折。吳仲鼎醫師建議,此時應該去照一下X光,看一看有沒有骨折現象,以免情況越來越惡化。醫師也提醒,骨折後,骨頭癒合大約需要二到六個月時間,骨折患者要有耐心,千萬不要以為不會痛就代表已經好了,這時候骨頭還有裂縫,一旦進行激烈運動,骨頭可能會再受到傷害。
吳仲鼎醫師叮嚀,年長者骨質疏鬆跡象包括身高變矮、駝背等,若有這些現象,最好接受骨密度檢查,盡早展開治療,預防骨質疏鬆惡化。 內容來源 : 台灣新生報
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老人家失智風險高
降血脂藥 傷記憶、腦遲鈍
季節變化之際 過敏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感冒
台灣過敏人倍數攀升已高達7成
大魚大肉下肚後不妨來杯減脂茶
葛花加減藥材服用護肝胃
指沾鹽巴在牙齦按摩強牙周
米湯煮豬肝、紅菜 治貧血
乳香、沒藥、萆麻子仁… 貼敷治鎖口疔
艾草加老薑水煎當茶喝治頭痛
肩頸痠痛 順斜方肌刮痧
斜肩需趁骨骼還有可塑性時診治
心理失衡可能導致長期耳鳴 卻常被忽略
冰醋酸能治香港腳 對付紅癬嘛有效
疝氣不是大毛病? 腸子卡住要人命
垂頭喪氣 腦下垂體長瘤
服水煎含羞草根 可治腎臟病
臉紅四肢黑 恐罹混合性結締組織疾病
夜晚尿不停!夜間多尿症有得醫
尿多也是病!一夜5次郎 男子夜尿症天天抱著馬桶睡
脾胃濕熱內生 誘發唇瘡
乳香、沒藥、萆麻子仁… 貼敷治鎖口疔
少年得老人病 急發動脈痙攣
多吃桂圓、睡前小酌一杯 治癒盜汗
自閉症靠學習行為 以實物理解獲知識
對於自閉症類群疾患,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表示,家長只要能早期發現,積極針對缺陷行為早期介入,便能促進正常發展。
精神科醫師陳政雄說,自閉症類群疾患可以透過學習避免與消除固定僵化及不合宜行為;也能切合年齡,透過實物幫助理解和獲得有用知識;同時需要依能力循序漸進教導,學習理解社會情境,教導合宜的社會互動,透過輔導能夠學習辨識他人情緒,合宜情緒表達。
醫師指出,自閉症類群疾患的孩童因腦部發展因素,導致社交互動缺損、溝通缺損、和侷限重複行為及興趣。其核心缺陷從小就存在,但行為表現會因症狀嚴重程度、認知能力、年齡發展等不同,而呈現極大變異。
在社交互動缺隕的層面,醫師進一步指出,可能是完全不理會他人,或是不合宜的社交行為、對別人的社會情緒反應分辨能力不足、缺乏對他人情緒作反應、缺乏依據社交內容調整行為的能力等。
溝通缺損的層面,可能是完全無語言能力,或是奇異聲調、不合宜的言語表達、缺乏會話交談的交互性等。侷限重複行為及興趣的層面,可能是重複不變的動作、日常生活僵化的常規、特定的興趣,或是排斥改變等。
自閉症造成原因,目前還處於假設階段沒有定論,所以沒有絕對的治療方式與效果。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嘉和表示,自閉症的成因可能是因為遺傳、基因突變、母親懷孕時感染、以及腦部病變等,但是沒有確定是哪一種,所以目前還是以行為治療為主,並且療程通常二至三年後,才能漸漸改變行為,讓自閉症兒童慢慢融入人群。
潘嘉和補充,自閉症治療所需要的時間很長,最主要以心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與特教治療等,自閉症是個很通泛的病名,但是每個病童的病徵都不竟相同,所以必須依照個人情況,來調整治療的方式,當病童有高頻率尖叫、完全無法溝通、甚至傷害自己,才會使用神經調節藥物,讓病童的行為受到控制。
潘嘉和強調,自閉症還無法真正治癒,但是早期治療,更有機會讓症狀改善,若是家長發現家中小孩,二、三歲時還不太會講話,也不太叫人,無法說出完整句子,並且不太與人互動,最親近的父母,也保持相當大的距離,並且喜好與一般小孩不同,會莫名沒有理由的喜好一項東西,譬如突然喜歡電風扇且著迷,沒有特別理由,這時家長就必須帶小孩致兒童精神科就診。
但是潘嘉和也說,雖然越早治療,越容易讓自閉症兒童往後融入人群,但是不同的人,同樣的治療時間,能夠改善的情況也都不一定,只能說越早治療,越有機會改善,但是沒有治療,自閉症患者很可能無法融入社會,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會讓他人很有多誤解,不論身心都可能都會有影響。
動作緩慢、雙手顫抖 非全為巴氏症
台南市立醫院王旌祖醫師表示,巴金森症有休息狀態下的手抖、四肢僵硬、身體前屈,以及動作緩慢、失去身體平衡反射、或身體突然僵住,至少必須有其中的二項症狀,且有一項必須是休息狀態下的抖或動作緩慢才有可疑,並非動作緩慢、雙手顫抖就一定是巴金森症,民眾發現症狀應及早就醫鑑別診斷,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延緩神經退化。
王旌祖舉病例指出,一名40歲女子近幾個月發現雙手顫抖,拿東西時更明顯,也有體重減輕,且最近常會有心悸,情緒焦慮容易緊張,害怕得了巴金森病,所以前來神經內科就醫,經診斷為甲狀腺機能亢進,並不是帕金森病,經轉介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治療後已經痊癒。
另名舉步維艱的70歲老翁,本來有關節的老毛病,走路比較慢,但在這幾個月內走路情形更差了。此外,還有記憶力變差跟尿褲子等症狀,經檢查後發現是常壓性水腦,轉介神經外科手術後,獲得戲劇性的改善。
王旌祖說,有些病有類似巴金森症狀,如一些腸胃蠕動促進劑藥物造成,常壓性水腦、腦炎後造成的後遺症、副甲狀腺異常、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後遺症、腦外傷/腦腫瘤/腦中風的後遺症,或合併其它症狀的一些退化的病也會,如皮質基底核退化病、多系統萎縮病、漸進式動眼核上麻痺病等等,所以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有非常多的原因。
王旌祖指出,原發的帕金森病約占80%,平均年齡約55歲,發病範圍從20至80歲,較常發生在男性,男女比為三比二,盛行率是十萬之一六○。
治療上有許多種不同機轉類型的藥物可以選用、改善症狀,醫師依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況、就診時的嚴重度、有無合併其他非動作障礙方面的問題等多種考量因素來處方或調整藥物。外科手術的部分,最近常被討論的是深腦刺激器的植入手術,雖然費用不便宜,不過經過適當篩選,某些藥物控制調整上有困難的病人,在開完刀後症狀會有很明顯的改善。
王旌祖醫師強調,此症是需要長期抗戰的病,在生活型態上可能都會面臨許多轉變,所以有類似的症狀的人須及早就醫診斷,作詳細完善的評估檢查,確診後長期門診追蹤、紀錄、調藥,才能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低頭族長期下背痛 當心僵直性脊椎炎
年輕人人手一機、長期間同一姿勢固定不動,小心久了會造成「僵直性脊椎炎」。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歲到30歲的年輕人,男女比是三比一,如果放任不理或延遲診斷,恐怕會造成肌肉變型、萎縮、關節沾黏、駝背、進而可能導致失能提. 醒民眾如果有長期的下背痛長達三個月,應及早尋求醫師診斷。(吳霈蓁報導)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周昌德表示,「下背痛」是僵直性脊椎炎的典型症狀之一,下背痛分成「發炎性下背痛」和非發炎性的「物理性下背痛」,其中有八到九成的患者是屬於「物理性的下背痛」,造成的原因包括長期打電腦、玩手機姿勢不良、或是搬東西造成腰扭傷等。而另外有百分之五的患者是屬於發炎性的下背痛,也就是「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導致持續性的慢性發炎,而且休息不動就會更加疼痛。
周昌德說:「物理性的下背痛通常都是工作、運動、姿勢不良久了會不舒服,而發炎性的下背痛正好相反,它是在休息以後,反而容易引起下背不舒服、容易僵硬。」
周昌德指出,物理性的下背痛如果放任不理,也沒有改變姿勢及壞習慣,長期下來也會變成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如果不治療,久了之後會造成肌肉變型、萎縮、關節沾黏、駝背、進而可能導致失能,提醒民眾如果有長期的下背痛長達三個月以上,運動後症狀會改善,就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作祟,一定要尋求專科醫師及早接受診斷及治療。
下背痛超過3個月 醫師:應就醫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注意了!下背痛超過3個月、半夜腰背疼痛影響睡眠、腰背痛經運動後又不痛等,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預兆!醫師表示,只要下背痛持續3個月以上,就應盡速前往醫院做風濕免疫科診斷,以免造成關節脊椎骨變形,而駝背終身。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針對國內3千名大學生,進行「下背痛及僵直性脊椎炎認知調查」,結果發現,5成大學生有下背痛的經驗,其中有8%表示下背痛已持續3個月以上時間,但僅有1成大學生知道可至風濕免疫科就診。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周昌德指出,每100位下背痛患者中,有5位是僵直性脊椎炎,但許多人以為是單純長期坐姿或使用電腦等姿勢不良,以及運動傷害所引起,而尋求推拿、針灸、整脊等方式治療,卻仍無法改善疼痛感
。
周昌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導致持續性的慢性發炎,「休息不動會更加疼痛」,他提醒,只要下背痛持續3個月以上,運動後症狀會改善,就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應盡速至風濕免疫診斷。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嘉哲理事長則說,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若不想失能,第一步應找對醫生積極治療,第二步則要多做運動。他呼籲,患者應多運動可幫助減輕疼痛,增加脊椎活動空間,避免關節沾黏、僵直惡化,建議可多做脊椎及背部往後伸展的動作。
另外,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將於12月16日上午6時,在台南成功大學舉辦第一屆風濕盃路跑活動,透過慢跑活動推廣關節炎觀念。
圖說: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周昌德建議,下背痛持續3個月以上,應盡速至風濕免疫診斷。(郭庚儒攝)
持續下背痛運動後改善當心僵直性脊椎炎
根據調查,有5成大學生有下背痛的經驗,其中有8%表示下背痛已持續3個月以上時間,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周昌德昨(10)日表示,下背痛持續3個月以上,運動後症狀會改善,就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作祟,應盡速至風濕免疫科尋求進一步的診斷。
下背痛是僵直性脊椎炎的典型症狀之一,在下背痛的患者中,每100位下背痛者有5位是僵直性脊椎炎,特徵有1、早上起床有脊椎僵硬的狀況,且超過3個月;2、經常於半夜因腰背疼痛而影響睡眠品質;3、經常腰背痛的地方位於腰薦腸關節或臀部下方(骨盆位置);4、腰背痛的狀況,透過運動會有改善,建議應及早向風濕免疫科專業醫師諮詢。其他如40歲以前發病、家族病史等也是僵直性脊椎炎的常見表現。
長時間當「低頭族」加重頸椎脊椎的負擔,可能導致病情加重,有些病人做一些常需要彎腰駝背的工作,也可能加速、提早關節脊椎骨變形,提醒患者要特別注意避免不良的姿勢。
吃薑片炒大米 風濕不痛了
醫學雖然發達,但有時一些4、50年前的老土方,在某種特別的環境中,卻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見證。
民國56年,我隨師團赴金門頂堡駐防,由於長期待在碉堡內,既陰暗又潮濕,一年多後,就染上了風濕症,手腳關節均疼痛不堪,痛苦異常。
是時,我知道分赴澎湖駐防的同袍,也因長期駐守在碉堡內而罹患風濕,但澎湖有「七美草」,泡酒飲用後對風濕症極具療效,但澎湖的七美酒不易運到金門;而金門的風濕酒又非下士的微薄待遇所能長期調理的。幾經徬徨猶豫間,適逢隔壁大嬸授我以一土方,名為「薑片炒大米」,竟因此治好。
40年後,我退休返回南投山上養老,或因木屋較潮濕,也或因常在山作冒汗後吹冷風,竟致風濕再發。在科學昌明的今日,太小疾病本應就醫診治,無奈所居處所偏遠,交通不便,復因小孩均至城裡謀職發展,我又不願騎著摩托車長途跋涉,乃又用40年前的土方醫治,亦告痊癒,因此想藉貴報一角,將土方披露,以供有風濕症者參考。
此方用材為:生薑1斤(切薄片),與大米約3斤一起在鍋中炒,待薑片乾燥後,停炒。等不燙手時,用手抓大米在患處來回擦,約30分鐘。一日3次,約3個月就能奏效。
平躺復健骨刺不藥而癒
我患背脊痛多年,嚴重時連走路都有問題,後到醫院復健,做了十幾個療程(50多次),但無效;後來醫師建議我「要不要考慮與疼痛和平共存」,我知道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自力救濟」了,沒想,經過3、4個月的努力,竟然已治癒了80%,我認為,再假以時日,我有信心完全治癒。
所謂「背脊痛」,又叫腰痛,也叫「坐骨神經痛」,好發於中老年人。一般來講,罹患坐骨神經痛的人,醫師通常會先開消炎及止痛藥給患者吃,然後配合復健,一段時日後,往往能達到相當的效果。但也有像我一樣的無效。無效的原因,大多是所長的骨刺牽引機拉不到所致。
回想起來,我之所以會長骨刺,完全是因為姿勢長期偏差所致。自從退休後,我有較多的時間「坐著」,或看書報、或看電視,經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由於沙發材質柔軟,不經意間,脖子及脊椎就逐漸變成弓型,骨刺自然應運而生,各種疼痛也跟著而來。
在疼痛達到無法忍受的情況下,我被迫去看復健科醫師,並開始拉脖子及做腰部牽引復健,但做完二張卡片(50多次、2個多月),仍無效果,醫師認為長骨刺的地方牽引機拉不到,因此建議我「與疼痛和平共存」,否則就須開刀。
由於開刀有極大的危險性,而我又不願與疼痛和平共存,因此幾經思量,決定用最原始的辦法對抗疼痛。首先,我把床舖的彈簧拿掉,只留下木板及一床薄墊背;此外,沙發也換成木板的。從此以後,我不但隨時注意姿勢,並刻意要找機會把變型的頸髓及脊髓拉回來。
我的做法是:先降低枕頭的高度,然後平躺;最後是完全不用枕頭、平躺,時間從一開始的5分鐘,一直到後來的一個多小時,從每天一次到有空就做。沒想,痛感竟漸漸減輕、乃至於到現在已不覺得疼痛(自忖應已恢復80%以上了)。
我之所以會用這種最原始的方法,乃緣自於一名中醫師教我用「倒吊法」把脊髓拉回來的理論所致。起碼,平躺要比倒吊舒服多了。
當然,我在做平躺復健時,對於一些姿勢也特別的小心,包括:
─搬抬重物,應用腳力,不可用腰力;向下撿物件時,應先彎膝蹲下,腰幹並保持挺直。
─經常作有規則的運動,多使背脊伸直,以強化肌肉的支撐力。
─時常變更身體的坐姿,以免各部筋肉久受拘束。
─避免過度勞動或負荷過重的物件,譬如獨力連續鏟除一塊草地或搬動重物等。
預防重於治療,一個人從年輕時起,就宜時時注意姿勢,差幾不致長骨刺耳。
改善上班族背痛 正確坐姿與運動是關鍵
記者陳心雅/新竹報導
根據統計,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其生命過程中,會因各種不同的創傷或退化性因素而感到下背痛。背部是一個動態的構造,它包括了脊椎骨、神經及許許多多的肌肉,而各個組織之間則會互相影響。
新竹馬偕醫院骨科醫師葉雅菱表示,下背痛是一個症狀,可能的原因包含許多,列舉如下:
一、背部筋膜發炎是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尤其上班族坐辦公桌,長時間維持在同一個姿勢太久會造成背部肌肉的壓力使其疲乏而演變成慢性肌腱炎產生酸痛。這一族群的病患也容易因肌肉缺乏彈性,在日常生活或暖身做的不完善下運動造成背部肌肉、韌帶、肌腱的拉傷、扭傷、或挫傷。
二、椎間盤突出症,其病因是椎間盤周邊的纖維環破裂,致中間的髓核向後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所謂的坐骨神經痛,一般為單側。剛開始時多半是抬重物或每一特定動作突然發生背部劇痛,患者多認是閃了腰,休息幾天就沒事,但是疼痛卻慢慢地由下背部擴散到臀部,大腿外或後側,甚至延伸到下腿或足背或足底部。
三、脊椎退化性關節炎,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軟骨的水分漸漸變少,脂肪層也因長期關節炎造成纖維化而變硬,增加椎骨周圍的壓力。使腰椎椎骨發生骨質增生,即所謂腰椎X光上所見的「骨刺」。骨刺是脊椎關節退化的表徵,其惡化速度常因重複性的扭傷發炎造成的關節功能失調、關節不穩、關節硬化或變形。原本專門保護神經的構造失去原有的彈性,再配合骨刺的夾攻,也會壓迫坐骨神經根,造成坐骨神經痛。這時病患不但腰痛,還伴有下肢的麻木感。嚴重的病患還會有下肢無力、抽筋,或走路走不遠的現象。
四、停經後女性容易因骨質疏鬆症造成壓迫性骨折,這也是老人駝背的主因。而病患會有兩側對稱的劇痛發生。診斷方面,臨床上醫師會先排除一些內臟的問題,例如:泌尿系統結石的問題、生殖系統、卵巢子宮的問題等,給予詳細之理學檢查。此外,必要時也會利用X光、電腦斷層、神經肌肉電學檢查、核磁共振等檢查來輔助確定診斷。
葉雅菱醫師提醒,下背痛其實是預防重於治療,良好的姿勢,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讓腰椎以及附近組織不受過多重力壓迫,預防腰部軟組織受傷;若有必要搬運重物時,應注意方法,以避免背部肌肉拉傷或椎間盤突出症;另外,適當的運動也很重要,將可有效的減少下背痛的發生。而若已發生下背痛,應就醫評估,針對病因治療,不要輕忽問題之嚴重性。
八成民眾有過背痛經驗 預防勝於治療
根據統計,約有八成民眾在生命過程中,會因各種不同的創傷或退化性因素,而出現下背痛的症狀。醫師指出,下背痛症狀應該是預防勝於治療,尤其上班族坐的時間明顯增加,長時間姿勢固定,也成為背痛的主要原因,因此適度的運動則是可以減輕背痛的發生。(彭清仁報導)
新竹馬偕醫院骨科醫師葉雅菱表示,背部是一個動態的構造,包括了脊椎骨、神經及許多的肌肉,而各個組織之間都會互相影響。下背痛是一個症狀,最常見的原因是背部筋膜發炎,尤其上班族坐辦公桌,長時間維持在同一個姿勢太久,會造成背部肌肉的壓力而疲乏,演變成慢性肌腱炎產生酸痛。這一族群的病患也容易因肌肉缺乏彈性,在日常生活或暖身做的不完善下運動,造成背部肌肉、韌帶、肌腱的拉傷、扭傷、或挫傷。另外,椎間盤突出症,病因是椎間盤周邊的纖維環破裂,導致中間的髓核向後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所謂的坐骨神經痛,一般為單側。剛開始時多半是抬重物或每一特定動作,突然發生背部劇痛,患者大都認為是閃了腰,休息幾天就沒事,但是疼痛卻慢慢地由下背部擴散到臀部,大腿外或後側,甚至延伸到下腿或足背或足底部。而骨刺或是停經後女性,容易因骨質疏鬆症造成壓迫性骨折,這也是老人駝背的主因,都會有下背痛的情形出現。
葉雅菱醫師提醒,下背痛其實是預防重於治療,良好的姿勢,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讓腰椎以及附近組織不受過多重力壓迫,預防腰部軟組織受傷;如果已發生下背痛,應就醫評估,針對病因治療,不要輕忽問題之嚴重性。
為什麼會下背痛?原因有四
新竹馬偕醫院骨科醫師葉雅菱表示,下背痛是一個症狀,可能的原因包含大致可以分為四種,第一種是背部筋膜發炎是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尤其上班族坐辦公桌,長時間維持在同一個姿勢太久會造成背部肌肉的壓力使其疲乏而演變成慢性肌腱炎產生酸痛。這一族群的病患也容易因肌肉缺乏彈性,在日常生活或暖身做的不完善下運動造成背部肌肉受傷。
第二為椎間盤突出症,病因是椎間盤周邊的纖維環破裂,致中間的髓核向後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所謂的坐骨神經痛,一般為單側。剛開始時多半是抬重物或每一特定動作突然發生背部劇痛,患者多認是閃了腰,休息幾天就沒事,但是疼痛卻慢慢地由下背部擴散到臀部,大腿外或後側,甚至延伸到下腿或足背或足底部。
另外就是脊椎退化性關節炎,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軟骨的水分漸漸變少,脂肪層也因長期關節炎造成纖維化而變硬,增加椎骨周圍的壓力。使腰椎椎骨發生骨質增生,即所謂腰椎X光上所見的「骨刺」。骨刺是脊椎關節退化的表徵,其惡化速度常因重複性的扭傷發炎造成的關節功能失調、關節不穩、關節硬化或變形。原本專門保護神經的構造失去原有的彈性,再配合骨刺的夾攻,也會壓迫坐骨神經根,造成坐骨神經痛。這時病患不但腰痛,還伴有下肢的麻木感。嚴重的病患還會有下肢無力、抽筋,或走路走不遠的現象。
最後一種是停經後女性容易因骨質疏鬆症造成壓迫性骨折,這也是老人駝背的主因。而病患會有兩側對稱的劇痛發生。葉雅菱提醒,下背痛其實是預防重於治療,良好的姿勢,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讓腰椎以及附近組織不受過多重力壓迫,預防腰部軟組織受傷;若有必要搬運重物時,應注意方法,以避免背部肌肉拉傷或椎間盤突出症;另外,適當的運動也很重要,將可有效的減少下背痛的發生。而若已發生下背痛,應就醫評估,針對病因治療,不要輕忽問題之嚴重性。
輕鬆來做運動 趕走惱人下背痛
一般人在感到腰酸背痛時,第一選擇通常是貼藥布或是吃止痛藥,非要等到疼痛無法緩解時,才會想到尋求復健科的協助。物理治療師認為臨床上這類的病患,首先是減輕疼痛,唯有疼痛降低,病患才會願意接受腰背肌耐力的訓練,進而達到避免復發的機率。
背痛的處理原則上,除了減輕疼痛,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會導致受傷的動作,因為不斷的重複性受傷,會造成發炎的狀況更嚴重,而身體也會產生相關的保護反應,進而使併發症更多更嚴重。
謝健忠物理治療師指出在急性的疼痛期,除了可以使用深壓按摩、電療儀器,還可以教導病人利用適當的擺位與和緩的運動,來減輕疼痛。擺位的方式大致有三種:平躺、側躺與俯臥,原則上是於腰弧線處與膝關節處使用毛巾卷或枕頭給予支撐以達到放鬆的效果。亦可使用和緩的抬臀運動與弓背運動來使肌肉收縮與伸展。
在了解背痛的處理後,最重要的還是預防,因為大部份的背痛還是來自於不良姿勢與不當的動作。謝建忠物理治療師提醒背痛的起因種類繁多,不同的症狀有不同的療法,每種運動的使用更是需要對症下藥,才能擺脫惱人的背痛問題。歡迎大家至衛生署台南醫院復健科做更詳細的檢查與專業的諮詢!
脖子好緊 睡不著 林詩凡醫師提醒注意頸部適當姿勢
記者房書勤/新竹報導
33歲男性電腦工程師因長期後頸部及雙側肩膀疼痛近期至台大醫院竹東分院復健科求診,除了以上症狀外,尚合併有右側手臂酸痛、右側大拇指及前臂麻痛等情形,此外,還出現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精神不濟、並經常頭痛。復健科林詩凡醫師指出,此一情形是復健科門診常見的病患族群之一,現代人由於打電腦,開車,玩智慧型手機,長時間低頭工作或低頭注視螢幕,造成頸肩部肌肉長時間緊繃,出現僵硬痠痛等症狀,嚴重時合併有頭痛的情形。
復健科主治醫師林詩凡表示,當肩頸部出現僵硬、疼痛、緊、酸、麻等任何一項症狀時,即可稱為「肩頸症候群」的患者。由於人類的頸椎必須支撐平均3-4公斤重的頭部,且有較大的活動範圍,使得頸椎關節較容易出現病變,進而壓迫到神經根,出現上肢酸麻無力等症狀。
什麼是「肩頸症候群」?林詩凡醫師指出,肩頸症候群的患者,依據原因及症狀可以大致分為幾類:一、肩頸背肌筋膜症候群;二、頸椎椎間盤突出或退化;三、扭傷以及其他嚴重的疾病。
肩頸背肌筋膜症候群通常好發於長期固定同一姿勢,例如需低頭看文案者或牙醫師及外科系醫師,其特徵包含出現肩頸出現多個壓痛點、頸部肌肉僵硬、肌肉出現硬團塊等症狀,嚴重時會合併頭痛。
頸椎椎間盤突出或退化則常見於年紀較大的民眾,或是因工作需搬重物者如搬運工,或是頸部長期受壓的表演者(如常需倒立或頭頂地),都易因骨刺的增生或是椎間盤突出而壓迫到頸部神經根,而引起上肢或肩部出現酸麻、無力、甚至萎縮的現象。
復健科林詩凡醫師呼籲民眾平時需多注意頸部的適當姿勢,工作時宜保持背部挺直倚靠椅背,膝蓋維持90度,雙腳踩在地面,必要時調整桌椅之高度,讓手臂自然下垂,避免聳肩,並且要注意自己視力度數是否足夠,避免因眼睛問題造成肩頸部姿勢不良。
季節交替風濕痛 加強保暖及日曬
「季節交替風濕痛 加強保暖及日曬」(劉怡伶報導)
老人家總說自己的關節是氣象台,一旦要變天就會搶先報,究竟季節變化對關節影響是病人主觀感受還是有客觀證據?台南市立醫院醫師葉宏明指出,確實有許多研究證明多變的氣候會使風濕關節炎病患病情惡化。
「這是日本的研究,春天不只在主觀或客觀的研究上都是比較高,抽血檢查的確是發炎指數比較高」
另一個學者研究是從一到十二月的觀察,結果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二病人病情隨之變化,春天(4-6)和冬天(11-1)最常造成病情惡化,反而最冷的2-3病情沒有明顯改變。
「明顯可見,最高的是十二月及一月,另一高峰是四到六月;季節變化關節炎容易發作。最冷的月份是二月,但是病人並未比較多,因為季節不會忽冷忽熱,季節交替時,關節炎容易發作,風雲起,關節痛!」
關節遇寒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變差,肌肉關節緊繃,疼痛會加重,葉宏明醫師指出,風濕在現代醫學觀點並非指某特定疾病,而是一類疾病總稱,是指侵犯關節和關節周圍肌肉骨骼肌鍵韌帶筋膜等疾病,常見的有「類風濕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等。
「一般的症狀包含走路時會痛、早晨僵硬、關節觸痛腫大、活動範圍受到限制,還有關節附近灼熱等,就要考慮到風濕科檢查一下。」
市立醫院風濕暨老年科醫師吳重慶也表示,坊間販售特效藥,吃了馬上不會痛,很多患者一味追求止痛藥的特效,忘了保養自己的身體,尤其是從熱的房間進入冷的空間,冷熱交替之間最容易發作,睡覺時只蓋腹部,忘了蓋大腿部位以下,還有對著腳部吹冷氣,也都是致病的原因
「要保養保健,發生的時機通常就是突然從冷或熱的地方進入溫差太大的空間,所以春天最容易發作,晚上睡覺沒有蓋腿部,保證你隔天一早腿舉不直,骨節會酸,還有開車時,冷氣朝著腳部一直吹,停車之後可能無法站起來」
葉宏明醫師說,保健之道從日常生活中就該養成習慣,秋冬交替應該做好護膝保暖,並且要多曬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的製造。
「天冷要保暖,必要時帶護膝,控制體重,減少膝蓋負擔,適度運動,比如說走路、游泳,訓練大腿力量,可以減少關節磨損負荷,水中有浮力,像跑步、上下樓梯都要避免,或是屈膝半蹲也不要,冬天也要多曬太陽,維他命D一旦少,可能會增加一些關節不適」
「護膝、保暖、曬太陽」簡單三口訣,再配合適度運動,可以緩解秋冬交替風濕痛。
冬天也要曬太陽 有效減緩風濕關節痛
老人家總說自己的關節是氣象台,一旦要變天就會搶先報,事實上根據科學研究証明,多變的天氣,的確會使關節炎病患病情惡化;台南市立醫院醫師葉宏明指出,秋冬交替應該做好護膝保暖,並且要多曬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的製造,避免跑步上下階梯或屈膝半蹲,做好保健工作,可以減緩關節疼痛。
(劉怡伶報導)
台南市立醫院風濕暨老年科醫師葉宏明說,風濕病是一種傳統概念,是指侵犯關節和周圍肌肉骨骼肌腱韌帶等疾病,常見的有類風濕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等;一般的症狀包含走路時會痛、早晨僵硬、關節觸痛腫大、活動範圍受到限制,還有關節附近灼熱等,就要考慮到風濕科檢查一下。
他說,日本曾經有研究,發現關節炎病人在春天、秋天最常造成病情惡化,反而是最冷的二月、三月,病情沒有明顯增加;葉宏明說,關節遇寒,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變差,肌肉關節緊繃,疼痛會加重;因此在季節氣溫變化時,應該做好保暖工作,必要時戴上護膝,多曬太陽,做適度運動「比如說走路、游泳,練習肌肉的力量,如果大腿的肌肉力量夠,膝關節就不會負擔,游泳因為水中有浮力,可以減少膝蓋壓力」。
市立醫院風濕暨老年科醫師吳重慶也表示,睡覺一定要把大腿以下部位蓋住,不要對著冷氣或電風扇吹風,開空調駕車也可能帶來不適,因為冷氣的出風口,有時是對著腳底吹向膝關節,平時做好護膝、保暖,按摩、熱敷,可以減少不適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