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歸經理論
歸經是指藥物對於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即某藥對某些臟腑經絡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因而對這些部位的病變起著主要或特殊的治療作用,藥物的歸經不同,其治療作用也不同。歸經指明了藥物治病的適用範圍,也就是說明了藥效所在,包含了藥物定性定位的概念。也是闡明藥物作用機理,指導臨床用藥的藥性理論基本內容之一。
藥物歸經理論的形成可追溯到先秦的文史資料如《周禮》以及秦漢以來的《內經》、《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千金方》等大量醫藥文獻,廣泛論述了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可視為歸經理論的先聲。《傷寒論》六經分經用藥為歸經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唐宋時期《食療本草》、《本草拾遺》、《本草衍義》、《蘇沈良方》等醫藥文獻都部分地論述了藥物定向定位的歸經作用,並逐漸與臟腑經絡聯繫一起了,出現了藥物歸經理論的雛形。金元時代,易水學派代表人物張潔古《珍珠囊》正式把歸經作為藥性主要內容加以論述,王好古的《湯液本草》、徐彥純的《本草發揮》又全面匯集了金元時期醫家對歸經的學術見解,標誌著系統的歸經理論已確立、明代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賈九如《藥品化義》均把"行某經"、"入某經"做為論述藥性的固定一項內容。清代沈金鰲的《要藥分劑》正式把"歸經"作為專項列於"主治"項後說明藥性,並採用五臟六腑之名。《松?醫經》、《務中藥性》系統總結了十二經歸經藥。《本草分經》、《得配本草》又列出及改訂入各奇經八脈的藥物。溫病學派的興起,又產生了衛、氣、營、血及三焦歸經的新概念。使歸經學說臻於完善。
中藥歸經理論的形成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以藥物所治療的具體病證為依據經過長期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用藥理論。它與機體因素即臟腑經絡生理特點,臨床經驗的積累,中醫辨證理論體系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及藥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的。由於經絡能溝通人體內外表裡,所以一旦機體發生病變,體表病變可以通過經絡影響到內在臟腑;反之,內在臟腑病變也可以反映到體表上來。由於發病所在臟腑及經絡循行部位不同,臨床上所表現的症狀則各不相同。如心經病變多見心悸失眠;肺經病變常見胸悶喘咳;肝經病變每見脅痛抽搐等證。臨床用硃砂、遠志能治愈心悸失眠,說明它們歸心經;用桔梗、蘇子能治愈喘咳胸悶,說明它們歸肺經;而選用白芍、鉤藤能治愈脅痛抽搐則說明它們能歸經。至於一藥能歸數經,是指其治療範圍的擴大。如麻黃歸肺與膀胱經,它既能發汗宣肺平喘,治療外感風寒及咳喘之證,又能宣肺利尿,治療風水水腫之證。由此可見,歸經理論是通過臟腑辨證用藥,從臨床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用藥理論。
歸經理論與臨床實踐密切相關,它是伴隨著中醫理論體系的不斷發展而日臻完善的,如《傷寒論》創立了六經辨證系統,臨床上便出現了六經用藥的歸經方法。如麻黃、桂枝為太陽經藥,石膏、知母為陽明經藥等等。隨著溫病學派的崛起,又創立了衛氣管血、三焦辨證體系,臨床上相應出現了衛氣營血、三焦用藥的歸經方法。如銀花、連翹為衛氣藥,生地為營血分藥,黃芩主清上焦、黃連主清中焦、黃柏主清下焦等等。然而這些歸經方法與臟腑辨證歸經方法密切相關。如《傷寒論》六經每經可分為手足二經,故實際為十二經。十二經根源於臟腑,故六經證候群的產生,也是臟腑經絡病變的反映。同樣,衛氣營血、三焦證候也與臟腑經絡關係密切。如衛分病證以肺衛見證為主;氣分病證多見陽明熱證;營分病證多見熱損營陰,心神被擾;血分證多見熱盛動血,熱擾心神。上焦病候主要包括手太陰肺和手厥陰心包經的病變;中焦病候主要包括手、足陽明及足太陰脾經的病變;而下焦病候則主要是足少陰腎和足厥陰肝經的病變。可見,歸經方法雖有不同,但是都與臟腑經絡密不可分。臟腑經絡學說實為歸經的理論基礎,故探討歸經的實質,必經抓住臟腑經絡學說這個核心。
此外,還有依據藥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氣味、?賦等的不同,進行歸經的方法。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腸經;味苦、色赤入心、小腸經等都是以藥物的色與味作歸經依據的。又如磁石、代赭石重鎮人肝;桑葉、菊花輕浮入肺則是以藥物的質地輕重作歸經的依據。再如麝香芳香開竅入心經;佩蘭芳香醒牌入脾經;連翹象心而入心經清心降火等等,都是以形、氣歸經的例子。其中尤以五味與歸經的關係最為密切。以藥物特性作為歸經方法之一,雖然也存在著藥物特性與歸經沒有必然聯繫的缺陷,但它是從藥物自身角度分析藥物歸經還是有一定意義的。可見由於歸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不能偏執一說,要全面分析歸經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掌握歸經便於臨床辨證用藥,即根據疾病的臨床表現,通過辨證審因,診斷出病變所在臟腑經絡部位,按照歸經來選擇適當藥物進行治療。如病患熱證,有肺熱、心火、胃火、肝火等的不同,治療時用藥不同。若肺熱咳喘,當用桑白皮、地骨皮等肺經藥來瀉肺平喘;若胃火牙痛當用石膏、黃連等胃經藥來清瀉胃火;若心火亢盛心悸失眠,當用硃砂、丹參等心經藥以清心安神;若肝熱目赤,當用夏枯草、龍膽草等肝經藥以清肝明目。再如外感熱病、熱在衛分,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咽痛,當用銀花、連翹等衛分藥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若熱入氣分,面赤惡熱、高熱煩渴,則當用石膏、知母等氣分藥以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等等。可見歸經理論為臨床辨證用藥提供了方便。
掌握歸經理論還有助於區別功效相似的藥物。如同是利尿藥,有麻黃的宣肺利尿、黃?的健脾利尿、附子的溫陽利水、豬苓的通利膀胱之水濕等的不同。又羌活、葛根、柴胡、吳茱萸、細辛同為治頭痛之藥,但羌活善治太陽經頭痛、葛根善治陽明經頭痛、柴胡善治少陽經頭痛、吳茱萸善治厥陰經頭痛、細辛善治少陰經頭痛。因此,在熟悉藥物功效的同時,掌握藥物的歸經對相似藥物的鑑別應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運用歸經理論指導臨床用藥,還要依據臟腑經絡相關學說,注意臟腑病變的相互影響,恰當選擇用藥。如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火上炎,目赤頭暈、治療時當選用黃柏、知母、枸杞、菊花、地黃等肝、腎兩經的藥物來治療,以益陰降火、滋水涵木;而肺病久咳,痰濕稽留,損傷脾氣,肺病及脾,脾肺兩虛,治療時則要肺脾兼顧,採用黨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等肺、脾兩經的藥物來治療,以補脾益肺,培土生金。而不能拘泥於見肝治肝、見肺治肺的單純分經用藥的方法。
在運用歸經理論指導藥物臨床應用時,還必須與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學說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全面準確。如同歸肺經的藥物,由於有四氣的不同,其治療作用也異。如紫蘇溫散肺經風寒、薄荷涼散肺經風熱、乾薑性熱溫肺化飲、黃芩性寒清肺瀉火。同歸肺經的藥物,由於五味的不同,作用亦殊。如烏梅酸收固澀、斂肺止咳,麻黃辛以發表、宣肺平喘,黨參甘以補虛、補肺益氣,陳皮苦以下氣、止咳化痰,蛤蚧咸以補腎、益肺平喘。同歸肺經的藥物,因其升降浮沉之性不同,作用迥異。如桔梗、麻黃藥性升浮,故能開宣肺氣、止咳平喘;杏仁、蘇子藥性降沉,故能降肺氣止咳平喘。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同是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用時必須結合起來,全面分析,才能準確地指導臨床用藥。
四氣五味只是說明藥物具有不同的寒熱屬性和治療作用,升降浮沉只是說明藥物的作用趨向。二者都缺乏明確的定位概念,只有歸經理論才把藥物的治療作用與病變所在的臟腑經絡部位有機地聯繫起來了。事實證明,掌握好歸經理論對於指導臨床用藥意義很大。然而,由於歷代醫家對一些藥物功效的觀察,認識上所存在的差異,歸經方法的不同,以及藥物品種的混亂,因此出現了本草文獻中對某些藥物歸經的記載不夠統一,準確,造成歸經混亂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僅大黃一味就有十四種歸經的說法,涉及十經之多,這充分說明歸經學說有待整理和提高,但絕對不能因此而貶低歸經學說的科學價值。正如徐靈胎所說:"不知經絡而用藥,其失也泛,必無捷效;執經絡而用藥,其失也泥,反能致害。"既承認歸經理論的科學性,又要看到它的不足之處,這是正確對待歸經理論的態度。
本文摘自-百拇醫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