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鈣片整粒吞 會造成便秘

 

台灣新生報

 

 

鈣片要咬碎吃,較不會造成便秘,身體吸收也會比較好。台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大永昨(二十六)日在「老人常見骨科疾病介

紹」健康講座中指出,鈣片若一顆顆吞到肚子,很容易累積於小腸、大腸、肛門等部位,造成便秘,如果咬碎,加上飯後服用,

身體較能吸收,且可以幫助降低便秘機率。

劉大永醫師分析,吃飯後,胃部會分泌胃酸,而鈣片需要一點胃酸,吸收效果較好,因此會建議飯後服用,且要多補充水份。另外,盡量不要一次服用大量鈣片,這樣身體不但不能吸收,且會造成便秘。攝取碳酸鈣後,身體一次最多只吸收五百毫克左右,多餘的鈣就會隨糞便排出,一旦水喝不夠,很容易就會形成便秘,因此不要一次就吃一千毫克的鈣片,很容易增加身體負擔。最好分兩次吃,一次吃約五百毫克鈣片,比較適當。

除了攝取鈣質,規律進行負重運動、曬點太陽攝取維生素D,都能幫助鈣質製造、吸收。要減少骨質流失,也不要喝太多咖啡、可樂,或不當減重。

有些人認為,吃鈣片容易造成腎結石。劉大永醫師指出,腎結石主要成份為草酸鈣,所以形成腎結石主要原因之一為吃進過多草酸,像菠菜、巧克力、濃茶都含有不少草酸,不要和鈣片一起吃,較不會形成腎結石。當出現骨質疏鬆症時,可以考慮接受藥物治療,效果會比單純吃鈣片來得好。

 

飲料不等於水 多喝水從小培養

優活健康資訊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喬慧/採訪報導)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指出,國小學童口渴時,僅45%會選擇喝白開水,第二選擇為運動飲料,再來是奶茶、紅茶等飲品,為提倡孩童多喝白開水概念,董氏基金會今(14)日在北市公館國小舉行記者會,呼籲父母和師長應多把關,不要提供含糖飲料給孩童,從小養成孩童良好的喝水習慣。
      現代人常習慣口渴就喝含糖飲料,許多孩子甚至有喝飲料等於喝水的錯誤觀念,董氏基金會主任許惠玉強調,飲料中的高糖分、色      素和香料,除了是造成兒童肥胖的主因,也會增加新陳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胰臟癌等慢性病的罹患機率,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目前市售飲料中,各式茶類、咖啡飲品多數都含有咖啡因,在藥理學上,過量攝取咖啡因會出現耳鳴、心跳加速等現象,且只要固定攝取,就算少量也會出現咖啡因依賴的狀況,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即使每日攝取少量咖啡因,也會影響兒童與青少年的睡眠品質與白天睡眠狀況。碳酸飲料含有許多的咖啡因及磷,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對成長中兒童有負面影響,甚至可能進一步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與骨折發生機率。

為了讓孩童多喝白開水,董氏基金會建議家長及老師除了不主動提供兒童含糖飲料外,家中也不宜擺放含糖飲料,因為同時有飲料和白開水,只有20%的孩童會選擇飲用白開水,且家中有放含糖飲料的孩童飲料攝取為家中沒放含糖飲料孩童的兩倍。同時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在孩童面前多喝開水,且勿把含糖飲料當作獎賞。內容來源 : 優活健康資訊網

 


 

 


 

 


 

 

 


 

 

愛糖飲 易肥胖焦躁

台灣新生報

孩童只要一口渴就會想找飲料喝,根據調查發現,國小學童在口渴時,僅有近四成五會選擇喝白開水,而運動飲料註是學童口渴時僅次於白開水的第二選擇,再來是奶茶、紅茶等飲品。為了讓孩子愛喝水,公館國小章主任表示,學校在環境營造上非常用心,除了每層樓都設置有飲水機之外,更花心思在洗手台的設計上,洗手台會將污染程度比較少的水(無使用肥皂或化學藥劑)回收,同時也有雨水回收系統,將水透過生態池、以不同顆粒大小的石子進行過濾,進行回收再利用,灌溉校園植物。同時也透過教學設計,讓孩子知道水的珍貴、珍惜水資源,也告訴孩子,喝白開水不但健康,同時又環保。

根據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二○一○年刊登於肥胖期刊的研究,讓四十八位五十五~七十五歲的中老年人進行低熱量飲食,並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在餐前先喝五百CC的水。結果顯示,三個月後,喝水組減輕七公斤,沒喝水組只減輕五公斤;而且喝水組的減重速度也較快,減四公斤只需五周,沒喝水組則需要九周才有同樣的效果。

美國哈佛大學二○一三年一項包含十二萬多人的大規模研究也指出,若以一杯水取代一杯含糖飲料,在四年中可以避免體重上升○‧四九公斤,若取代一杯果汁則可避免增加○‧三五公斤。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強調,飲料中的高糖分、色素和香料,除了是造成兒童肥胖的主因,增加新陳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胰臟癌等慢性病的罹患機率,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呼籲,父母和師長應多留心把關,不在家中存放飲料,提供孩子健康的飲食環境,並從小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口渴就喝白開水,不但經濟又簡單,更有益孩子的身體和心智健康。

飲料多有許多添加物,從一九七○年代開始,國外有許多研究指出長期食用過多人工色素的兒童會有過動的傾向,在臨床上稱做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且約有六十%的機會持續至成年期,甚至長期過量攝取六種人工色素的兒童會損害智力。

根據二○○○~二○○一挪威奧斯陸大學、挪威公共衛生學院和挪威奧斯陸區共同執行,發表於《美國公共衛生期刊》,以問卷調查共五四九八位十五~十六歲的青少年是否曾出現精神痛苦症狀,包括感受恐慌、焦慮、憂傷、暈眩、失眠、沒有價值、沒有希望、覺得自己有缺點和覺得凡事都很沉重等。結果顯示,每天喝超過八百CC含糖汽水的青少年,有精神痛苦症狀的機率是一星期喝二百~一千二百CC的青少年的一‧八倍,出現品行問題的機率則是男生高出二‧八倍、女生高出四‧一倍;而男生出現過動傾向的比率也高出兩倍;整體而言,攝取越多含糖汽水,精神痛苦和過動傾向越高,品行方面問題也越多。

美國佛蒙特及哈佛公共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在二○一一年發表於《傷害預防》期刊,調查一八七八位十四~十八歲的學生,發現有約卅%的青少年一周會喝超過五罐的含糖汽水、可樂等,而喝得越多的學生,出現暴力行為的比例越高;一周喝超過五罐汽水的青少年,出現暴力行為的機率會比喝四罐以下的青少年高出九%~十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此比率跟酒精、菸與暴力傾向的關係相當。

目前市售飲料中,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包括紅茶、綠茶、烏龍茶、奶茶及咖啡飲料等。在藥理學上,過量攝取咖啡因會出現耳鳴、心跳加速等現象。而且只要每天少量或經過一段時間的固定攝取之後,咖啡因依賴的情況很容易發生。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即使每日攝取少量的咖啡因,也會影響兒童與青少年的睡眠品質與白天睡眠狀況。

碳酸飲料含有許多的咖啡因及磷,這些因子都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對於成長中的兒童有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與發生骨折的機率。

4招顧好腸胃 過年不發福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8日電)營養師估計,春節期間,餐餐飽食外加零嘴飲料,4天胖超過1公斤,把握1/3青菜、全穀、少喝飲料、重視早餐,4原則不發福。

台大醫院營養師陳珮蓉表示,一般市售年菜與餐廳桌菜熱量,平均每人吃進2000大卡,遠高於平常正餐平均熱量600到1200大卡,吃上4天就胖1公斤。至於麻(米老)、牛軋糖等應景零食,一天只要3小包,過完年最少胖半公斤。

陳珮蓉建議,現成的圍爐年菜用1/3青菜取代,例如佛跳牆加入高麗菜、青江菜等蔬菜,可降低熱量,增加纖維質,飯後來個番茄、芭樂、柑橘等新鮮水果,讓腸胃來個大掃除,零食最多不超過1/3包,茶几上最好少放零食,以減少誘惑。

其次,過年別只吃菜,也要吃飯,陳珮蓉說,最好吃糙米、燕麥等全穀,每餐主食至少1/3以全穀類代替,每天食用48到80公克全穀類,約2/3碗,除了可降低第2型糖尿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罹患率,也可有效降低8到13歲兒童體重。

康聯預防醫學機構醫師林姿伶提醒,過年期間許多人常熬夜打牌、上網玩電動,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應注意每小時起來走動,以免發生靜脈血栓,並且要記得多喝水,強迫自己上廁所,儘量不喝甜飲料、包裝果汁和啤酒等高熱量飲料。

早餐也很重要,林姿伶說,一頓豐富的早餐,可使人在一天內對食物能有節制力,不容易吃過量;然而,年節生活作息不正常,常常忽略吃早餐,反而導致中餐、晚餐饑餓感加倍,吃得更多、更快,狼吞虎嚥,會刺激吸收更多。1020208

 

茶或咖啡阻礙鈣質  咖啡因加速體內鈣流失

台灣新生報

喝過量的茶及咖啡影響鈣質吸收,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營養師黃允臻提醒,單寧酸是阻礙鈣吸收的重要成份,另過多的蛋白質會造成身體鈣質流失,含磷過高的碳酸飲料,也會增加鈣質排出。

女性更年期時,雌激素分泌減少,而雌激素為累積骨質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得她們骨質疏鬆風險比男性或是其他年紀女性高的多,減少臗關節骨折的機率就是這個原因。

通常骨質疏鬆初期無明顯症狀,有些人有腰痠痛、兩膝無力等等的症狀,年輕時平時保養,生活上適度攝取鈣質,曬太陽與多運動。攝食含鈣較多的食物如豆類、魚類,有助於累積骨質成分,同時也必須避免過度菸酒及過量咖啡、或是動物性蛋白質等,以免鈣質流失。

運動也有助於累積骨質,骨頭在適當壓力之下,較易累積骨質,因此中輕度、持續性的運動有必要。

醫師表示,壓迫性骨折成因一般追溯至骨礦物質密度降低,骨微小結構損傷與骨內非膠原蛋白蛋白質種類與量改變造成的骨質疏鬆。患有骨質疏鬆通常無症狀,但在不致造成一般人骨折輕微壓力下,會使病患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典型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於脊椎骨、股骨與腕骨。

新光醫院營養師郭雅琦表示,咖啡與茶都含咖啡因,是一種微弱的利尿劑,會增加鈉與水份在腎臟的排泄速度,可能因此增加血液中鈣質的排出機會,無法補充骨頭鈣質的所需量,會間接導致骨頭的密度降低。

而咖啡與茶另外兩項成分──單寧酸與草酸會與鈣質結合,在身體吸收鈣前,搶先把鈣搶下來,讓身體無法吸收,所以多喝咖啡與茶,一方面增加鈣質流失量,另一方面又降低鈣質攝取量,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症。

郭雅琦補充,根據最新版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標準,建議成人必須每天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但目前國人每日從飲食中攝取到的鈣質普遍不足,應多吃富含鈣質的食品,牛奶與乳製品就是最好的鈣質來源,或者多吃小魚乾、蝦、蛤蜊、牡蠣,都富含許多鈣質,而素食者可多吃豆類食品和深色蔬菜,也都能補充身體所需的鈣質。

 

飽和脂肪吃多了 損雄風

 

台灣新生報

男性食用乳酪及肉類等富含飽和脂肪食物,飯後恐不只讓人感到疲憊,丹麥的一項研究顯示,恐也關係到精子數量逐漸減少的情況。

研究人員發現,吃下最多富含飽和脂肪食物的年輕丹麥男性,比吃的很少的人,精液中的精子濃度降低卅八%,精子數量也減少四十一%。這篇報告刊載於「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主要作者顏森(Tina Jensen)表示:「我們不能說它有因果關係,但我認為,多項研究已顯示攝取飽和脂肪和其他問題有關,而現在也和精子數量相關。」她服務於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附設醫院(Rigshospitalet)。

顏森和她的同僚在這項研究中,調查七○一名年齡在廿歲左右的年輕男子,他們在二○○八年及二○一○年間接受軍方健檢。

研究人員詢問他們過去三個月飲食情況,並取精液檢體,接著依這些男性攝取飽和脂肪多寡及精液品質分成四組。

飽和脂肪占總體飲食比例不到十一‧二%的男性,每毫升精子濃度平均在五千萬隻,精子總數約一‧六三億隻。至於飽和脂肪占總體飲食比例超過十五%飽和脂肪的男性,每毫升精子濃度四千五百萬隻,精子總數在一‧二八億隻。

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每毫升精子濃度超過一千五百萬隻屬正常。而在這項研究中,攝取最少飽和脂肪組有十三%的人未達這個標準、最高組則有十八%男性未達這個標準。

儘管這項研究無法斷定其他生活方式是否會導致精子減少,顏森說,她團隊的發現或許可解釋多項研究發現全球男性精子數量日趨減少的情況。她說:「我想肥胖是因素之一,但(飽和脂肪)也是可能原因。」

多吃果糖食欲大開 肥胖跟著來

 

台灣新生報

吃太多果糖,小心食欲大開,吃下更多東西。美國一項研究指出,果糖可能讓人食欲高漲,當食欲久久不退,就會吃下更多食物,增加肥胖風險。

果糖與葡萄糖都是屬於單糖,許多天然水果含有果糖,坊間茶飲店常使用的玉米糖漿就是高果糖產品。美國耶魯研究人員掃描大腦發現,攝取不同種類糖份時,大腦運作也會出現變化。

耶魯大學研究團隊以二十名健康成人為研究對象,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吃果糖,另一組吃葡萄糖。然後觀察其大腦下視丘區域血流狀況,一個人食欲變化與下視丘大有關聯。

研究人員發現,當攝取葡萄糖的時候,負責飽足感的荷爾蒙濃度較高。攝取果糖時,情況就不太一樣,負責飽足感的荷爾蒙增加幅度大大縮減。研究成果已於昨(二)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

美國奧勒岡健康科學大學的強納森‧波爾尼爾博士在評論中表示,這項研究並未證明果糖是造成肥胖盛行率居高不下的主因,其他環境因素、先天因素也都可能造成肥胖問題。這幾十年來,果糖攝取量越來越增加,也許對肥胖盛行率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

不過波爾尼爾博士指出,民眾不需要刻意避開水果等含天然果糖食物,偶爾用點蜂蜜、果糖也還可以接受。但若在家準備食物或食用高纖維穀類,最好盡量少用加工糖類做調味。

錯把健康食品當靈丹 難免錯誤期待

 

台灣新生報

健康食品主要功能為補充日常生活中不足的營養,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藥師林敬庭指出,有些民眾將健康食品當成藥物,難免有錯誤期待,且即使是食品,過量仍有可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副作用。

藥師提醒,在保健食品市場發達的美國,交互作用導致嚴重不良反應的案例時有所聞。美國有患者,攝食鈣、膳食纖維補充劑、咖啡因併用2種含松蘿酸、綠茶及某植物的萃取物,聲稱能燃燒脂肪的膳食補充劑,服食1個月後,出現疲勞、無法運動、黃疸等症狀而就醫。

最後該患者因為嚴重肝壞死和肝實質崩壞,需要緊急肝臟移植,被診斷為急性肝功能衰竭,且懷疑與食用該產品有其因果關係。藥師提醒,若是使用健康食品有任何不良反應時,除就醫外,建議立即向官方通報。

藥師強調,健康食品是因應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精緻飲食,從而產生的營養補給品,屬於食品,而非藥品,所以健康食品可以達到「食療」的效果,但不能期望有「藥物」的療效。

藥師提醒,養生非一日之功,健康食品不可亂吃。使用健康食品,最忌過量服用,藥品加上一堆健康食品胡亂搭配,不同藥品或健康食品之間,很可能會互相影響,對身體造成不良副作用,甚至是危害性命。如果同時有兩種以上需要服用的營養品或藥品,建議先向醫師或是藥師諮詢。

自覺外在環境危害健康、身體吸收效率不佳,或外食為主,營養攝取不均及想改善體質,增強體力的人最常攝取健康食品。藥師林敬庭表示,很多人自覺有服用健康食品的需求,而重視營養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吃維生素等營養保健品,然而真正的食物,仍是加工最少的天然食品。

在以健康或是改善健康為訴求的消費市場下,許多的業者紛紛推出各式強調不同功效的健康食品。藥師表示,有的人甚至一天會吃上十多種,有些人一吃就是數年,卻突然爆發藥物性肝炎不幸身亡。對此,醫生認為可能是吃了過多保健食品,造成交互作用有關。

在台灣「健康食品」四個字不能隨便用,必須經過官方認證,取得「健康食品」標章。其他在合法範圍內,未取得認證的商品,則稱為「保健食品」。坊間口頭所說的「保健食品」,其實就是一般食品,僅能做為營養補充而已,兩者是不相同。

能量飲料咖啡因高 短時間大量喝ㄟ死

 

台灣新生報

提神飲料的高量咖啡因,可能造成身體傷害。美國威爾康乃爾醫學院凱特醫師,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文章中表示。能量飲料(提神飲料)內含的咖啡因量,會比一般汽水的含量高,因為美國食藥局把能量飲料訂定為營養補充劑,但是若是民眾長期飲用,或者體質特殊,很可能長期導致血液中的咖啡因含量異常,可能干擾該身體對咖非因的代謝能力。

相關研究學者也表示,許多酒吧所販賣的雞尾酒飲料,混合知名提神飲料與伏特加,很少人知道酒精與咖啡因混合使用,將可能產生交互影響,理論上,酒精能夠讓腦部與身體的感知鈍化,所以飲酒會讓身體動作遲鈍,但是高量的咖啡因會抵銷腦部的酒精反應,讓已酒醉的民眾感覺清醒,但是身體的反應已經開始緩慢,這是不知覺中做了危險動作,例如酒駕。

高量咖啡因的提神飲料已變成許多民眾的熬夜必備品,很多人認為提神飲料對於身體無害,並且沒有當作藥物管制,以為相當的安全,但從去年怪獸能量飲品事件之後,美國食藥局開始對提神飲品展開調查,查驗大量且長期使用能量飲品後,對於身體會不會產身疾病、傷害、甚至死亡。

由於美國空軍常有夜間任務,而有軍官長期使用提神飲料,在十二個空軍基地,開始展開研究。

醫學專家提醒民眾,一般成人每天最安全的咖啡因劑量為五百毫克以下,而青少年是一百毫克,根據美國食藥局報告,怪獸能量飲料可能造成五人死亡,原因可能是短時間內大量飲用,一般而言,幾個小時內服用三克咖啡因,就可能造成死亡。

【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一夜的飲酒狂歡,可能造成隔天的不適。許多朋友相聚的歡樂時光,如慶生、耶誕夜、跨年時刻,都可能喝酒助興,不知不覺卻越喝越多,超出肝臟的酒精代謝能力,讓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升高,而酒精利尿,飲酒人以為自己喝酒會補充水份,其實反而失去的更多可能造成身體缺水。

美國廣播公司的醫療主編查裡查德博士表示,雖然目前沒有任何治療宿醉的治療方式,但是有幾個解釋為什麼會有宿醉的原因,體內的酒精越多,越可能造身體缺水,所以必須要把水分補充回來,而如果隔天早上已經頭痛,代表肝臟可能因為連夜的飲酒而受損,無法處理血液中過多的乙酉先氨基酚,可以吃點阿司匹林,舒緩頭痛。

若狂歡後宿醉頭痛,就應該好好的休息,讓身體慢慢回復機能恢復正常,漸漸抒解頭痛症狀,而且脫水和缺乏鉀與鈉,這是為什麼會頭痛原因之一,所以必須補充大量水份。

可以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但千萬不要喝任何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咖啡因是利尿劑,可能讓身體更缺水,則頭痛症狀更嚴重,避免繼續喝酒以毒攻毒,吃點提高鉀、鈉、維他命C、B的食物能舒緩症狀。

查得補充,真的要避免宿醉,最好的方法還是慢慢的喝酒,切忌同時大量的喝,身體慢慢的吸收酒精,血液中的酒精若沒大量攀升,肝臟就可以正常工作把酒精代謝,下酒菜也可能減緩酒精的吸收,尤其是高油脂食物,例如洋芋片、燒肉等食物,避免碳酸飲料與酒同時飲用,例如氣泡酒飲。

麻辣鍋加沙茶 鈉超標2.5倍

 

 

台灣新生報

 

 

衛生署今天表示,寒冬吃火鍋,重口味湯頭熱量高,麻辣鍋加沙茶沾醬含鈉量超過標準攝取量二‧五倍,建議多吃新鮮食材。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天端出麻辣鍋、酸菜白肉鍋與蔬菜湯底鍋及沾醬,說明火鍋的熱量。國健局社區健康組組長陳延芳表示,火鍋種類很多,重口味湯頭的熱量偏高,吃到飽的火鍋店常攝入過多肉品及加工食材,除攝取過多熱量外,容易造成腸胃不適。

陳延芳表示,以體重六十公斤的健康成人為例,一天所需熱量是一千八百大卡,建議每日鈉攝取量為二千四百毫克。

國健局營養師黃莉婷表示,麻辣鍋加上沙茶沾醬的熱量達二千四百大卡,且含鈉量近六千四百毫克,已經超過每人每日鈉攝取量的二‧五倍,若要消耗多餘熱量,則需慢跑超過三小時才行。

黃莉婷表示,其他鍋種如酸菜白肉鍋的熱量也有一千五百大卡,超過成人二餐的熱量,而酸菜在製作過程中需加入大量的鹽,若再準備一碟豆腐乳沾醬,則含鈉量也會超過五千一百毫克。

黃莉婷建議民眾選擇以番茄、玉米、大白菜、白蘿蔔、洋蔥等新鮮食材為火鍋湯底,熱量降低到七百大卡,而沾醬建議薄鹽醬油取代醬油,再佐以天然香料如蔥、蒜、薑、香菜、檸檬汁、蘿蔔泥等做為沾醬。

 

 

減肥藥食用不「腎」 小心腎功能病變

 

優活健康資訊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年約25歲的年輕女子,自行到藥局買減肥藥,一天吃三次服用半年左右,突然間發生噁心、頭暈、想吐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慢性腎衰竭,萬芳醫院腎臟內科陳彥成醫師表示這名女子本身血壓高,加上減肥藥含有利尿劑、抗組織胺、緩瀉劑、治療氣喘藥物等成分,吃多會造成腎功能病變,幸好經過治療後,部分腎臟功能恢復不需終生洗腎。

 

腎臟是由一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的一對器官,全身的血液每分鐘以1200CC的速度不停地通過它清洗身上多餘的廢物;尿酸、尿素氮、肌酸酐等物質及多餘的水份都經由它製造尿液再排到膀胱,膀胱滿了再排出體外。因此一旦腎臟病到了末期,會因腎臟無法排出身上血液中的毒素而自身中毒死亡;或無法排出身上多餘水份而水腫,同時腎臟也製造分泌一些激素如紅血球生成激素及升壓素等,當腎臟受到傷害而無法運作的時候,身體上每一個器官都會受到影響。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目前台灣罹患腎臟疾病約200萬人,台灣慢性臟病的盛行率為9.8%-11.9%。慢性腎臟病常不會有明顯症狀,大約80-90%的病人未被診斷出。且腎功能逐漸衰退者。腎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較常見的症狀為四肢、眼窩水腫,兩側腰會痠痛、下腹部疼痛、容易感到疲倦、血壓過高或過低以及有貧血症狀。

 

萬芳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彥成強調,有家族腎臟病病史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痛風患者、藥物濫用、蛋白尿患者、抽煙、過於肥胖者這些都是腎臟病的高危險群。由於糖尿病會造成人體各系統功能障礙,如失明、尿毒症、中風、心臟血管疾病、感染、神經病變、截肢、性功能障礙等,不但病人健康受損,生活品質下降,也間接影響到整個醫療及社會成本。大部份的人因為長期血糖、血壓控制不佳引起腎臟病。每年有許多人被診斷出是末期腎臟病,而糖尿病就是引起這一個疾病最常見的原因,約佔所有病例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高患者也容易造成腎臟病變,陳彥成表示,若有家族史或病患本身發生高血壓,則會增加及加速腎病變的產生,一方面高血壓會導致腎病變,而當腎功能變壞時,會反過頭更提升血壓,如此一來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腎臟病病患要經常注意血壓,輕微的高血壓就應該及早治療。

 

民眾應養成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多蔬果、多運動、多喝水,少油、少鹽、少糖,不要抽菸、不要酗酒、不要熬夜、不要吃來路不明的藥,沒有鮪魚肚。若是本身有過度肥胖或是三高相關疾病,也需加以控制。另外,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到醫院定期檢查,才能達到預防腎臟病的目標。
 
 
內容來源 : 優活健康資訊網

 


 

 

吃甜食紓解壓力? 小心越吃越焦慮

 

優活健康資訊網
吃甜食紓解壓力? 小心越吃越焦慮
放大照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洋芋片、巧克力,大口吃零食,總是會讓人感到開心,可是小心囉!新的研究顯示,高脂肪食物,會導致大腦中的化學變化,使你容易暴飲暴食,大腦更會受到壓力。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透過在大腦許多方面都和人類相似的老鼠,進行超過六周的實驗,發現了被餵食高脂肪、高糖份飲食老鼠的化學神經,和另外被餵食營養食物的老鼠是不一樣的,食改變的化學物質和情緒相關。而除了肥胖的改變外,大腦也產生變化,這跟節食會產生的情況很類似。

 

餵食高脂肪食物的老鼠們出現了焦慮症狀,在緊張的情況下產生更大情緒反應,像是要避免處在開放區域,他們的大腦也因為經歷這個實驗,而出現了物理變化。研究人員發現了在大腦有個分子叫多巴胺,它使大腦讓我們亢奮,而鼓勵我們學習特定類型的行為。

 

而這種化學物質在人類體內是一樣的,多巴胺製造出的某些基因由CREB分子控制。CREB在高脂肪飲食的老鼠大腦中更活躍,這些老鼠也有更多的皮質酮,它是一種與壓力有關的激素,這就解釋了抑鬱症和消極行為周期的發生。

 

有趣的是,這些變化都是發生在肥胖之前。這項研究結果,也挑戰了我們在飲食、身體和心靈之間關係的理解。無論是否肥胖,採取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是最重要的。
 
 
內容來源 : 優活健康資訊網

 

 

魚油所含Omega-3 防心律不整效用不大

 

 

台灣新生報

 

 

有些研究認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或可預防心房顫動所引發的心律不整症狀,不過最近一項研究指出,魚油對於心房顫動患者幫助不大,無法幫患者預防心律不整症狀。

研究人員解釋,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心臟疾病,通常需要以藥物做控制,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動手術。由於心房顫動患者心跳不是很規律,因此很容易形成血栓,增加中風風險。

研究首席作者阿根廷研究人員阿雷簡德羅‧馬克恰醫師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過去有病史的患者無法藉由Omega-3脂肪酸預防發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

共有五百多名心房顫動患者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人員隨機將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服用魚油,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研究人員追蹤一年,觀察這些患者心房顫動復發狀況,結果發現,兩組心房顫動發作情況沒有多大差別。

研究顯示,服用魚油患者心房顫動復發比率為百分之二十四,服用安慰劑患者復發比率為百分之十九,兩者差異不大。此外,兩組的死亡率、中風、心臟病與心臟衰竭發生率也沒什麼差別。服用者最好確認有無明顯副作用。

 

 

吃高油脂、糖分食物如吸毒 會上癮!

 

台灣新生報

常吃高油脂食物、高糖分食物就好像吸毒一樣,也會上癮!加拿大最新動物實驗顯示,常吃高油脂、高糖分食物會引起大腦化學物質改變,一旦戒吃,就會像戒毒一樣產生一些戒斷症狀,戒斷期間心情特別沮喪。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醫學院史黛芬妮‧富爾頓醫師進行老鼠實驗發現,老鼠如果食用高油脂、高糖分食物,大腦神經化學物質就會出現變化,當飲食習慣改變時,這種大腦神經化學物質也會跟著變動,導致憂鬱等戒斷症狀,此時,戒吃者對壓力刺激也會變得更加敏感,很可能就會再回到高油、高糖食物的懷抱,形成惡性循環。

研究人員發現,老鼠進行低脂飲食時,其中百分之十一熱量來自脂肪,高油脂飲食中,百分之五十八熱量來自脂肪,高油脂飲食雖讓老鼠腰圍增加百分之十一,卻沒有引起肥胖問題。

研究人員發現,吃高脂飲食的老鼠行為較為焦慮,且大腦皮質固酮濃度較高、大腦中的CREB分子也變得非常活躍,這些連鎖反應會影響到大腦多巴胺製造。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戒吃高油脂食物、高糖分食物會引起憂鬱等戒斷症狀。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肥胖」醫學期刊。

 

 

常吃垃圾食物蝕骨本 引發骨質疏鬆症

 

 

台灣新生報

 

 

常吃高油脂食物、常喝含糖飲料,小心罹患骨質疏鬆症。

美國、加拿大最新研究指出,多數人都知道高油脂、高糖份食物容易造成肥胖、心臟病等問題,但許多人不知道這些垃圾食物也可能蝕骨本,引起骨質疏鬆症。

美國密西根大學運動機能學院院長羅恩‧澤尼克在新聞稿中表示,糖份、脂肪也會使骨質變差,導致骨質疏鬆症等疾病。這問題常受到忽視,如果民眾不趕快改變飲食習慣,骨質疏鬆症患者人數就會越來越多。

研究人員解釋,糖份、脂肪透過兩種途徑影響骨質密度。第一,骨質要健康,鈣質就要充足,飲食若攝取大量飽和脂肪、糖份,很容易阻礙鈣質吸收,鈣質便會隨尿液排出體外,鈣質流失加速,骨質密度自然就會變得比較差。第二,飽和脂肪在腸道中可能形成一層皂性成份,這種成分不易溶解,更會阻礙鈣質進入骨頭,影響骨質強韌。

研究人員提醒,八十五歲以上骨質疏鬆症女性患者,每三人就有一人出現髖部骨折,一年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因骨折送命。研究人員認為,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除了要盡快改變飲食,也要養成運動習慣,有些人甚至需要服用藥物,以免骨質疏鬆症進一步惡化。

 

 

冬至進補更健康 熱量、脂肪不過量

優活健康資訊網
冬至進補更健康 熱量、脂肪不過量
放大照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明日就是冬至,傳統習俗上,民眾都會在冬至那天吃湯圓應景,或進補調養身體,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都是暖身子的美味,但又害怕體重會多個幾公斤,到底要如何吃得健康、開心、無負擔?

 

童綜合醫院營養師陳愉捷表示,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鍋物時,多數人習慣搭配沙茶醬或特製醬料,這些醬料幾乎都含有大量的脂質、熱量、鈉。當熱量攝取過多,運動量不足時,身體會將能量轉變為脂肪儲存,造成體重上升;攝取過量的鈉,易造成血壓偏高,建議在飲食上減少、避免使用沾醬,並多選用新鮮食材,少吃火鍋料餃類。

 

吃火鍋時也要少喝湯,如果要喝就要趁早,因為湯頭在滾煮過一些高普林食材後,食材中的普林會溶合到湯中,而高蛋白、高脂肪飲食也都會使體內尿酸含量上升,增加痛風發生率,因此,吃火鍋時可多吃青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

 

陳愉捷營養師表示,麻油一直是婆婆媽媽入菜愛用的食材,不過儘管麻油對身體有益,還是要注意用量,因為麻油仍屬於油脂類,每一公克9大卡,若是使用過量則易有肥胖的問題產生。陳愉捷營養師呼籲,冬令進補暖身,也需注意酒精攝取量,成年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每天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1個酒精當量 = 2份脂肪 = 90Kcal = 360Cc.c.啤酒 = 150c.c.葡萄酒 = 24c.c.高粱酒);更要多喝白開水,促進體內新陳代謝、降低尿液濃度、預防結石發生、增加尿酸排出,避免愈補愈傷身。

 

(照片提供/童綜合醫院)

 


 內容來源 : 優活健康資訊網

 

SOP要遵從普林是大敵

 

台灣新生報

冬天冷,正是吃火鍋的好季節。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提醒,痛風患者吃火鍋的時候,最好選擇蔬菜熬製湯頭,像昆布、柴魚都是中普林食材,患者可喝一小碗湯,不宜過量。

火鍋湯底煮肉之後的肉湯為高普林食物。像魚肉、肉類、海鮮食物份量過多,或者像以牛肚、雞翅、雞肉煮麻辣鍋、煮火鍋,湯裡面的普林含量都很高,痛風患者還是少吃為妙。此外,乾香菇也是高普林食物,患者可吃點高麗菜、小白菜、蕃茄等蔬菜熬製而成的湯頭。

吃火鍋肉太多、酒太多都會阻礙尿酸代謝,因此這些食物都要適可而止,另外,油炸排骨酥等油炸食材也會影響尿酸代謝,痛風患者最好別吃這些油炸類食物。吃火鍋時,痛風患者要記得補充水分,以增加尿酸代謝。患者沒有在急性發作期,可以適量吃點豆腐、豆乾。

劉怡里營養師指出,有些食材如金針菇、木耳、花椰菜等雖然都是中普林食物,但份量一旦過多,也會讓普林量增加,痛風患者不是不能吃這些食物,只是份量要控制一下。

民眾去吃吃到飽火鍋,或者去吃海鮮料很豐富的火鍋,很容易失控。劉怡里營養師建議,痛風患者還是盡量少去吃吃到飽火鍋。特別是海鮮料很豐富的火鍋,痛風患者也非常不適合。痛風患者最好是吃一人份的涮涮鍋,較能控制食材、份量,這樣也較不易失控。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黃翠華表示,很多人在吃完火鍋後痛風發作,若要吃火鍋,建議在火鍋剛煮的30分鐘內,可喝火鍋的湯頭,當火鍋已煮超過30分鐘後,則不喝,以免因此攝取過多的普林。

痛風患者遺傳因素大,黃翠華秘書長表示,痛風患者可以選素食鍋,建議最好是菜多、菇類較少的。或者,可是當攝取肉類,避免攝取過多的菇類,嫩芽菜等也須注意。

痛風造成的原因為高尿酸血症,萬芳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李惠婷表示,就是血中尿酸值濃度高於6.8mg/dl,尿酸是人體內普林代謝的最終產物,主要由腎臟排出少部份經由腸道排出,當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過低時都會造成血中尿酸值升高。

家醫科醫師林兆啟指出,高普林的食物是指每100公克食物含150至1000毫克普林,像是動物內臟,雞肝、雞腸、鴨肝、豬肝、豬小腸、牛肝等;或是蝦貝類的草蝦、牡蠣、蛤蜊、干貝等;熬煮過的濃肉湯、雞精等,若有痛風者應儘量避免食用。

中普林的食物每100公克食物含25至150毫克普林,火鍋常用的食材則有:豆腐、雞肉、豬肉(瘦)、牛肉、羊肉、烏賊、鮑魚、魚丸、筒蒿菜、洋菇、鮑魚菇、海帶、金針、枸杞等,應減少食用。

低普林的食物,每100公克食物含0至25毫克普林,像是各種蛋類、豬血、海參、海蜇皮、白菜、菠菜、莧菜、芥蘭菜、高麗菜、五穀根莖類等,在食用上較無特別限制。

黃翠華秘書長表示,多喝水可以幫助尿酸排出,避免攝取過多的啤酒、油炸、海鮮等,以降低痛風發作的機會。

 

內容來源 : 台灣新生報

胃食道逆流喉痛 喉糖難緩解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1日電)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監事易麗珍今天表示,許多民眾喉分嚨痛時隨手拿顆喉糖紓緩痛苦,不過胃食道逆流者引起的喉痛會有反效果。

易麗珍表示,1名42歲女性患者長期喉嚨痛,一直以為是感冒常跑醫院與診所,但仍是治不好,以為是喉嚨長繭,但就醫檢查也查不出來,除長期服用感冒藥外,也吃喉糖緩解不舒服症狀,但都未果。

易麗珍說,患者有吃宵夜習慣,吃完後就寢,胃食道逆流讓患者喉嚨產生不適感,早晨起床時喉嚨不舒服。

易麗珍說,早上起床時覺得喉嚨不舒服,若在用完早餐或喝杯溫水會緩解的話,有80%與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胃酸有關,若吃喉糖則會刺激胃酸分泌更嚴重,增加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發生的風險。

她提醒民眾,喉糖不能無限制吃,建議4到6小時吃一顆,而且,消化道功能不好者不適合多吃,喉糖只是紓緩功效,如果發現症狀無法緩解,就應該就醫。

 

內容來源 : 中央社

 

喝咖啡 防口腔癌?

 
 
台灣新生報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一天喝四杯以上咖啡,似乎可以減少口腔癌、咽喉癌死亡率。

美國癌症學會研究團隊發現,與沒有喝咖啡習慣的人相比,常喝咖啡的人口腔癌、咽喉癌死亡風險減少約一半。研究首席作者珍娜‧希爾德布蘭德表示,全世界很多人都在喝咖啡,而咖啡含有多酚類抗氧化物質與一些生物活性成分,或許是這些成分抑制癌症生長、蔓延。

希爾德布蘭德指出,口腔癌、咽喉癌是世界常見十大癌症之一。這次的研究證據顯示,咖啡或許可以預防口腔癌、咽喉癌發生,避免癌細胞擴散、壯大。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期刊」。

研究團隊分析美國癌症學會近百萬人健康資訊,檢視這些人的飲用咖啡、茶類習慣,並比對其癌症死亡率,研究人員自一九八二年開始進行研究,參與研究者剛開始並沒有罹癌。在二十六年期間,共有八百六十八人死於口腔癌、咽喉癌。

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喝四杯以上咖啡的人口腔癌死亡風險減少百分之四十九。無論有沒有抽菸、喝酒習慣,只要有喝咖啡的習慣,罹癌死亡率便會下降。

研究人員也發現,如果每天喝兩杯以上低咖啡因咖啡,也許也能產生相似效果。

至於喝茶習慣則與口腔癌發生率、死亡率無關。

不過過去曾有研究提醒,飲用過多咖啡可能會讓心跳速度加快、血壓上升。懷孕女性最好也控制一下咖啡飲用量,以免喝太多咖啡影響寶寶生長。

 

健康飲食 心臟好壯

 
 

 

台灣新生報
 
 
 

 

心臟病患者更要多注意飲食,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飲食若含有豐富的蔬菜、水果與魚類食物,可預防心臟病再度發作,心臟病復發風險大大降低。

加拿大麥克麥斯特大學人口健康研究所營養學家瑪席德‧德漢為研究首席作者。研究團隊進行五年研究,分析近三萬兩千名平均年齡六十六歲患者的健康資訊,而得到上述結論。

研究人員發現,心臟病患者如果採用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可減少百分之三十五心血管死亡機率。如果是第一次心臟病發作,採用健康飲食的人死亡率可減少百分之十四。患者出現充血性心臟衰竭的機率也會下降百分之二十八,中風風險則減少百分之十九。

德漢在新聞稿中指出,常有心臟病患者認為自己已經在服用降血壓藥物、降血脂藥物,因此飲食不需要太健康。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如果患者已經在使用阿斯匹靈、血管收縮素調節劑、降血脂藥物、乙型阻斷劑等藥物,調整飲食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

研究人員詢問心血管疾病患者過去十二個月的牛奶、蔬菜、水果、穀類、魚類、堅果類、肉類與禽鳥類食物攝取量。所謂健康飲食是指飲食中含有豐富的蔬菜、水果、全穀類與堅果類食物,且吃下較多的魚類食物,魚類攝取量比肉類、禽鳥類與蛋類攝取量來得高。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快速存取期刊。

 

 

無效健康食物 別再亂吃

 
 
 
 
台灣新生報
 
 
 
 

一些我們認為有益的健康食品,像是能降膽固醇的人造奶油、顧眼睛的胡蘿蔔與有助緩解關節炎疼痛的鱈魚肝油,事實上都無法發揮效用。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列出醫師認為無效的健康食品:

●降膽固醇的人造奶油

英國國家肥胖論壇(National Obesity Forum)心臟科醫師馬洛特拉(Aseem Malhotra)說,我不會碰Benecol,或任何說能降低膽固醇的人造奶油產品,我也建議病人遠離這些食品。

他說,第一,這些東西很貴;第二,這些產品是人工的,真的對你沒有什麼好處;第三,我不認為有任何顯著健康益處。

這些食品對膽固醇產生效果非常少,但重要的是,在降低心臟病發風險上,未證明有任何臨床益處。

有越來越多有力數據顯示,天然乳製品的飽和脂肪在降低心臟病發風險上甚至可能有益處。這些飽和脂肪被認為有益,是因為含有重要的維他命,像是維他命A與D,還有像鈣與磷等重要營養素,研究指出,這些營養素可降低心臟疾病與中風風險。

●胡蘿蔔

英國視光師學院(College of Optometrists)成員阿瑟夫(Shamina Asif)說:「每個人都認為胡蘿蔔有助眼睛健康,但事實上,胡蘿蔔並不比其他蔬菜對我們的眼睛更有利。」

這個迷思來自二次世界大戰。普遍認為是當時英國政府對於戰時胡蘿蔔生產過剩,所採行的因應措施,宣稱英國皇家空軍(RAF)優異的夜間飛行與目標命中率高,都是因為吃了胡蘿蔔素含量高的胡蘿蔔。

事實上,為了眼睛,人們應該吃像波菜與芥藍等葉菜類蔬菜。這些蔬菜含有黃體素與玉米黃素,有助預防老年黃斑病變。

●鱈魚肝油

英國慈善機構「關節炎照護」(Arthritis Care)家醫科顧問哈塞勒(Christine Haseler)說,許多有骨關節炎的人依賴鱈魚肝油。不過,沒有確切證據指出,鱈魚肝油對你有任何益處。

我們的建議是,著重在我們知道有效的地方─運動。研究顯示,事實上,在降低疼痛與改善行動上,這是最有效的非藥物療法。這也是事先預防骨關節炎的好方法。所以,丟掉鱈魚肝油,起身運動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hyperther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